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诗词一万首 > 第552章 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第552章 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的精妙表达:整首诗不着一个“愁”字,却处处见愁。诗人巧妙地将内心被贬谪的愁苦、对前途的迷茫以及离乡的孤寂,通过对江景的描绘渗透出来。景是情的载体,情因景而更显深沉。如江干远树的“浮”、天末孤烟的“孤”,无不饱含着诗人的主观情感,达到了情景水乳交融的境界,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

2. 意境的营造与渲染:诗中构建了一个开阔、悠远且朦胧的意境。从江干到天末,空间上的广阔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而远树的“浮”、江天的“合”、烟树的“相似”,又营造出一种朦胧迷茫的氛围。这种意境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呼应,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沉浸在诗人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之中。

3. 语言凝练,富有张力:范云用词极为精炼,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并传达出丰富的情感。 “浮”“孤”“合”“相似”等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特征,同时又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色彩。 “沧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简洁的语言,却有力地表达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迷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解析:

1.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 解析:“江干远树浮”,“江干”点明地点在江岸,诗人极目远眺,看到远处江岸的树木,因距离遥远,加之江面上可能存在的水汽等因素,这些树仿佛是漂浮在江面上,“浮”字生动地写出了远树给人的那种若即若离、虚幻的视觉感受,增添了画面的朦胧感与空间的纵深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悠远开阔的场景之中。“天末孤烟起”,“天末”指天边,在水天相接的遥远天际,一缕孤烟袅袅升起。“孤”字不仅写出了烟的形态,更赋予其一种孤寂之感,暗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孤独情绪,这一缕孤烟在辽阔的天地间显得如此渺小而孤单,如同诗人在被贬途中的心境,营造出一种孤独、清冷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远处江景和天边孤烟的描绘,从空间上构建出一个开阔且略带寂寥的画面,为整首诗定下了孤独、迷茫的情感基调。

2.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 解析:“江天自如合”,诗人的视野进一步拓展,看到江水与天空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没有明显的界限,给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混沌的感觉。这种融合不仅描绘出眼前所见的宏大景象,更暗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交融,他的思绪仿佛也随着这江天的融合而变得迷茫混沌,不知方向。“烟树还相似”,远处烟雾缭绕,与树木相互交织,难以区分彼此,烟雾的朦胧与树木的繁茂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模糊不清。这一景象强化了开篇所营造的朦胧氛围,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这烟树一般,错综复杂,难以梳理,愈发浓郁地弥漫开来,表达出诗人在被贬谪途中内心的迷茫与惆怅。这两句诗通过对江天、烟树交融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全诗的氛围,将诗人的情感与眼前之景紧密结合,情景交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