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诗词一万首 > 第552章 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第552章 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之零陵郡次新亭

范云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

……

赏析:

《之零陵郡次新亭》是南朝诗人范云赴零陵郡任职途中,在新亭短暂停留时所作。这首诗借景抒情,将诗人被贬谪的愁绪与旅途的感慨融入到如画的景致中,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

一、内容解读

1. 开篇远景勾勒: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起笔便描绘出一幅悠远的画面。诗人站在新亭,目光投向江岸远方,远树像是漂浮在江面上,营造出一种若即若离的虚幻感, “浮”字生动地传达出远树在水汽氤氲中给人的视觉错觉,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水天相接的尽头,一缕孤烟缓缓升起, “孤”字不仅描绘了烟的形态,更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这两句从空间上极大地拓展了视野,为全诗定下了孤寂、迷茫的基调。

2. 江天烟树交融之景: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进一步渲染江景的浑然一体。江水与天空仿佛自然地衔接融合,没有明显界限,给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混沌的感觉。远处的烟雾缭绕与树木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彼此,形成一片迷茫的景象。此景不仅强化了开篇的朦胧氛围,更让诗人的愁绪随着这模糊难辨的画面肆意蔓延,仿佛他的思绪也融入了这江天烟树之中,无法自拔。

3. 触景生情的感慨: “沧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江景延伸至浩渺的江流,不禁发出感叹。这苍茫的江水,不知其源头在何处,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充满未知。而自己就像那扬起高帆远去的船只,漂泊无依,不知将驶向何方。 “高颿”既实指远行的船帆,也象征着诗人身不由己的命运,在被贬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前途渺茫。这两句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忧虑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