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幽谷怨灵 > 第1221章 时光的絮语

第1221章 时光的絮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霜降过后,青溪镇的晨雾总带着些蓝。林砚蹲在育苗棚里,看新栽的蓝靛苗顶着霜花,叶尖的蓝在白里透着股执拗的劲。阿果抱着柴火进来,灶膛里的火星子溅出来,落在青砖上,像谁撒了把碎金子。

“林老师,张教授的孙女寄来照片了。”阿果擦着手递过手机,照片里的姑娘穿着蓝布旗袍,站在台北的蓝靛展柜前,手里举着块和青溪镇一模一样的染布。“她说开展那天,有位老人摸着布哭了,说这是他母亲当年最喜欢的‘靛蓝月’。”

林砚放大照片,姑娘旗袍上的缠枝纹在灯光下流动,像她小时候在阿婆染坊里见过的月光。“这是念想自己长脚了。”她笑着说,忽然听见棚外传来细碎的响动,是几只山雀在啄食地上的米糕碎屑,蓝布做的食盆被啄得叮叮作响。

小雪那天,工坊来了位修谱的老先生。他翻着泛黄的族谱,忽然指着民国二十三年的记载说:“你们看,这里记着‘林氏女,善染蓝,以米糕馈乡邻’。”墨迹旁画着株简单的蓝靛草,和林砚家传的纹样如出一辙。

“这是我阿婆。”林砚摸着那行字,忽然想起阿婆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咱们染布人,名字可以被忘了,但手里的蓝不能褪色。”现在看来,阿婆的话应验了——名字或许模糊在族谱里,但蓝靛的颜色,正顺着时光的脉络,往更远的地方蔓延。

老先生临走时,林砚送了他块蓝布帕子。“把它夹在族谱里吧。”她说,“让念想有个落脚的地方。”老先生接过帕子,忽然指着布角的结说:“这是‘代代缠’!我祖母也会打这个结,说能把日子缠得牢牢的。”

冬至前夜,听障学徒留在工坊加班。他要赶制一批蓝布书签,送给山区的孩子当新年礼物。林砚给他留了盏灯,灯影里,他的手指在布上灵活地跳跃,棉线绕出的花纹,像无数个“心”字在互相拥抱。

凌晨起来添柴时,林砚看见他趴在桌上睡着了,手边放着块刚做好的书签,上面用白纱绣着个小小的“安”字。她轻轻给男孩盖上蓝布毯,忽然发现染缸里的靛蓝泥在发光,淡蓝色的光晕顺着缸壁往上爬,像谁在水底点燃了星星。

腊八那天,福利院的孩子们来做米糕。最小的那个孩子总往灶膛里添柴,蓝布围裙上沾着草木灰,像只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刺猬。“我妈妈以前也这样烧火。”他忽然仰起脸说,睫毛上还沾着火星子烫出的小卷,“她说火笑的时候,米糕就会甜。”

林砚把烤得金黄的米糕递给他:“你听,火在笑呢。”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响,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在冬日的清晨里酿成了温暖的酒。有个女孩举着印着蓝靛花的米糕跑过来:“林奶奶,你看这花在眨眼睛!”

开春后的第一个集市,工坊的展台前围满了人。有个穿汉服的姑娘举着块蓝布,对着阳光仔细看:“这纹路和我太姥姥的嫁衣一模一样!”她从包里掏出张老照片,穿嫁衣的女子站在晾布架前,背后的青山和现在的青溪镇重叠在一起。

“太姥姥说,当年她的嫁衣染坏了,是位路过的蓝布婆婆帮她重染的,还说‘蓝会记着好日子’。”姑娘摸着照片上的布纹,忽然指着林砚的蓝布衫笑了,“您的衣服,和那位婆婆的一模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