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幽谷怨灵 > 第1208章 念想的归途

第1208章 念想的归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立春那天,林砚在阿婆的旧染缸里发现了些奇怪的结晶。靛蓝色的晶体附着在缸壁上,像谁用冰雕刻的缠枝纹。她想起母亲说过,真正的老染缸会“记色”,三百年的蓝沉淀下来,能在暗处发出微光。

“林老师,您看这个!”阿果举着块刚出土的瓷片跑进来,边缘沾着的蓝釉和染缸里的结晶一模一样。考古队的人说这是宋代的染具,在山脚下的遗址里挖出来的,“原来咱们这的蓝靛,早就有人疼了。”

林砚把瓷片放进染缸,靛蓝色的结晶立刻攀附上去,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在互相拥抱。“你看,它们认亲呢。”她轻声说,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孩子们的笑——是小满带着研学团在拓印染缸纹路,拓纸上的蓝印歪歪扭扭,却透着股鲜活的劲。

有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举着拓纸发呆:“林奶奶,这些圈圈是什么?”林砚指着染缸里的涟漪:“是时间在转圈呢。三百年前的蓝在里面,七十年前的甜在里面,现在的你也在里面。”

男孩似懂非懂地把拓纸折成纸船,放进工坊前的溪水里。纸船载着蓝印顺流而下,引得一群孩子跟着岸边跑,笑声惊飞了柳树上的麻雀。林砚望着纸船消失在拐弯处,忽然想起阿婆说过,流水会带着念想走,走得越远,回来时越沉。

清明前,工坊收到个沉甸甸的包裹。云南的傣族老人寄来了一篓靛蓝籽,还有本手写的《染布经》,泛黄的纸页上记着光绪年间的染方:“雨水日采叶,芒种日发酵,白露日收缸,每一步都要顺着节气走,急不得。”

“他们寨子里的老染匠走了。”小满念着附信,眼眶有些红,“说这本经该回青溪镇,这里的蓝靛草最懂它。”林砚把经书放进樟木箱,和阿婆的账册、张母的帕子摆在一起,箱底的草木香混着陈旧的墨香,像把时光酿成了酒。

谷雨那天,听障学徒带来个惊喜。他用靛蓝泥在墙上画了幅长卷,从宋代的染坊到民国的晾布架,从阿婆揉面的灶台到现在的玻璃工坊,最后画着群孩子举着蓝布向远山跑去。“他说这是蓝的路。”手语老师翻译道,“从过去来,往未来去,却总在需要的地方停下来。”

林砚摸着画上阿婆的背影,忽然想起十岁那年,阿婆也是这样站在染缸前,蓝布在她身后飘成了云。“那时总觉得阿婆不会老,蓝布不会旧。”她轻声说,指尖沾着的靛蓝泥蹭在画上,像给阿婆的衣角添了笔新色。

立夏的集市上,有个穿旗袍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寻布。她要找块和年轻时嫁妆一模一样的蓝印花布,上面的缠枝莲要绕七七四十九圈。“当年战乱,布被炮弹炸成了碎片。”老太太摸着展台上的布,忽然颤巍巍地指向块边角料,“就是这个结!我认得这个结!”

林砚取来那匹布,老太太的手抚过莲纹交汇处,忽然笑了:“你看,它在等我呢。当年没绣完的那针,现在自己长出来了。”原来她年轻时只绣了四十八圈,战乱中断后,总觉得是人生的缺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