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 第279章 联邦讨论

第279章 联邦讨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洋诸国的思想激荡并没有局限于区域之内。随着商船、信使与移民的流动,关于政治体制的争论迅速跨越海域,蔓延至整个大明联邦的疆域。

南煦洲的金矿产区,矿工们在工棚里传阅着从南洋传来的小册子,讨论“是否该让矿主与工人共同决定工时”;武洲(欧洲)的藩国封地中,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因“君主权力边界”问题爆发街头辩论;南熙洲的南元国的种植园主与农奴之间,“人身依附是否合法”的质疑开始取代往日的沉默。、

便是六大强国的核心区域,这场讨论也从未缺席,明国的儒生在书院中争论“周礼与立宪的兼容”,越国的军官在军营里探讨“军权归属与国家稳定”。

思想的混乱很快带来现实的冲击。庆国的关税政策因议会与国王的分歧迟迟无法确定,导致外贸商船在港口滞留一个月;代国的矿业税收法案在贵族会议上被三次否决,国库空虚使得边防军的军饷拖欠达两月之久。

即便是相对稳定的大国宁国,其控制的吕宋岛商会也因“是否引入商会议事制”分裂为两派,贸易额锐减三成。各国都意识到,若不尽快划定政治体制的底线,联邦的基本秩序可能在无休止的争论中崩塌。

在朱昭熙的暗中推动下,宁国皇帝朱奠培提议召开大明联邦级别的会议,共同讨论现在大明联邦的思想问题。通过飞鸽传书向其他五大强国发出提议。

主张以“维护联邦根基”为名,召集各国元首与思想界代表齐聚玄中城,就政治体制、权力边界、舆论管控等核心问题制定统一规则。

这一提议迅速得到响应,明国皇帝朱祁钧认为“需明确宗法底线”,越国国王朱瞻壑强调“必须遏制无序变革”,扬国皇帝朱瞻塙则担忧“异端思想动摇儒学正统”。

洪州共和国总裁朱祁铨虽倾向开放,但也承认“需要基本共识避免内耗”,朱昭熙也将其视为“推动制度多元化的契机”。

短短一个月内,来自大明联邦各国的代表陆续抵达玄中城。除六大强国的元首外,还有二级、三级藩国的君主或其代表,以及被邀请的两百余名思想家、政治家。

其中既有主张“皇权至上”的保守派学者,也有倡导“君主立宪”的改革派官员,甚至有少数人公开支持“共和制”与“普选权”。

玄中城的官方驿馆与周边客栈全部住满,街道上随处可见不同服饰、不同口音的人群,茶馆酒肆里,关于“君权与民权”的争论从早到晚热闹极了。

会议的开场设在玄中城的联邦议事大厅,大厅中央悬挂着大明联邦的旗帜,两侧分列着各国的国徽。朱奠培作为发起人首先发言,明确会议的三项核心议题:其一,是否允许成员国采用君主立宪制,若允许,君主与议会的权力如何划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