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把陶罐埋在育苗棚的角落里。来年春天,那里冒出了一片嫩芽,小叶尖卷着,像无数只攥紧的小拳头。小满蹲在旁边写生,画里的嫩芽旁边,站着三个模糊的人影:穿民初布衫的太奶奶,扎长辫的阿婆,还有系着围裙的林砚。
“林奶奶,您看她们在笑呢。”小满举着画纸,阳光穿过纸页,三个人影的轮廓叠在一起,变成了一株开满花的蓝靛草。
那天下午,镇上的小学来了位新老师,是小满的同学。她抱着一摞绘本走进教室,扉页上印着扎染的蓝靛花。“今天我们讲《蓝布上的约定》。”她翻开第一页,图画里的小女孩正把米糕塞进邮筒,信封上写着“给三百年后的你”。
林砚站在窗外,听见孩子们跟着念:“草木会记住阳光的味道,米糕会带着甜味赶路……”风穿过走廊,把教室里的读书声送到晾布架前,蓝布哗啦啦地响,像无数双手在轻轻鼓掌。
阿果端来刚蒸好的米糕,上面印着新的纹样——三朵蓝靛花缠绕在一起,花瓣上分别写着“阿婆”“张母”“林砚”。“小满说要加个新花瓣。”她指着最外侧那片半开的花瓣,“留给后来人。”
林砚咬了口米糕,桂花的甜混着靛蓝草的清苦漫过喉咙。远处的山路上,几个背着画板的年轻人正往这边走,领头的姑娘举着手机导航,屏幕上跳动的光点,刚好落在染坊门口那丛蓝靛草上。
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阿婆坐在月光下搓棉线,说天上的星星都是过世的人变的,他们怕活着的人孤单,就化成光照着路。那时她不信,现在却看着晾布架上的蓝布在暮色里发亮,像无数颗星星落在了人间。
米糕的甜味顺着风飘远了,林砚仿佛看见它越过青山,穿过河流,落在某个陌生的窗台上。也许明天清晨,会有个孩子咬下第一口,忽然指着窗外喊:“妈妈,这味道好像在哪里闻过!”
就像三百年前的阿婆在灶前转身时,看见年幼的自己举着米糕跑过来;像七十年前的张母把布缝进襁褓时,听见婴儿的啼哭混着染坊的风铃声;像此刻的她,望着小满和阿果在晾布架下追逐,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
原来所谓约定,从不是要刻在石碑上,也不是要写进族谱里。它是草木在春风里冒出的新芽,是米糕在笼屉里腾起的热气,是某个寻常午后,有人接过你递来的蓝布时,忽然笑着说的那句——
“原来你也在这里。”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幽谷怨灵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