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深渊集 > 第487章 残桥象记

第487章 残桥象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焰心纪元·次年·正月廿三。

晨焰初起,沈茉凌自西焰余象岩折返,未曾绕行七域主道,而是径直前往通帛旧址——一处已被焰频制度封存的古图节点遗址。

通帛旧址,原为图义文明早期的“图链记识汇聚地”,焰频体系尚未确立前,梦主图焰多集中于此,以手绘、焰拓、声焰口述等方式保留梦象初象。

据早期帛志记载,此地最初并无统一桥义,而是一座“多语图志共存之墙”。

随着焰频制度建立,焰桥标准取代一切旧制,通帛旧址便被废弃,后由焰频南塔封归为“制度前渊”。

制度记史中记此地:

“焰非成桥之地,梦不义焰之始。此图之墙,残而不可焚。”

沈茉凌入此地时,帛墙残断,周边焰感几近消退。然越是靠近墙心,梦象感应愈发密集。

她未携系统感应装置,只携一帛、一笔、一灯、一心。

墙中部崩裂处,一块若被焰风长期冲刷的残石引起她注意。

其形似桥,但非跨接,不通两端。中部横生焰线,如神经未结,通感强烈却不导义。

她焰笔轻点石桥断口,手下帛图竟自映出未命之焰,焰色不规、图脉交错,生成一种奇异结构:

焰线虽不具桥义节点,却出现明显“梦象周期回转模式”;

图焰非自逻辑绘制,而为潜意识重焰;

中心并非起点,而为“梦象内象触发区”。

她明白:

这便是传说中的“残桥图焰”。

她将其封为:

“第一象桥残构图”

帛下附注:

“此非制度之遗,而为梦象之遗;

焰非失序之骨,而为前义之回响。”

焰频系统远程接收图谱碎像片段,识别失败,但响应极为强烈。

主镜发出提示:

【图义无法分类】

【映感密度:梦象高回波】

【建议登记为:桥义前期梦象骨图】

与此同时,焰频七域外围,多个下层梦主开始自行描绘“焰骨图象”。

他们手绘不讲桥义、不遵义链,只循“梦象内映”所见之影记录。

通义塔接收到来自焰海边区、天竺余庙、安西帛堡等地共计一百三十七份“未识图焰”。

系统共性报告:

映感值普遍高于70%;

无一具备完整桥义结构;

约六成图构表现出周期焰象自复现现象。

斐如意将所有未识图集中于帛志馆新设“骨象映录区”。

命馆内刻写:“桥义已退,梦骨浮焰。”

此后沈茉凌在通帛旧址继续探索三日,于地底帛窖内发现一面被焰频前制刻意掩埋的“心印图石”。

石上为环状结构,焰线自心延展,外圆非链非网,却随视觉流转形成周期回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