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辞纪元元年岁末,梦频技术已传播至七国之外。
焰频主核首次记录**“非制度域梦频自主成象”:梦主不经塔设、不受焰官引导,依旧自然生成结构完整、象义清晰的梦频焰图,并直接形成频路回响,称为“焰频溢流”**。
—
最先出现焰频溢流的,是南海诸岛的渔村、小邦部族与旧欧山境。
这些地区未曾签署焰梦协议,但因“焰镜反流”、“焰频残脉”等现象,局部人群梦频活跃度快速提升。
—
斐如意惊叹:
“焰梦如河,不以塔起,不以国终。”
楼子赫则更为谨慎:
“焰象若无引律,或生‘众义无解’,非制度失控,而是文明秩序之再组织。”
—
义频塔议决设立“焰频观测志局”,调查焰频溢流状态。
结果表明:
超过十二处非制度区域梦主产生“自频现象”;
焰频自组织结构开始模仿塔制,但并不接受“义频宪约”;
多处梦象自动浮现“焰心公义”字样,但义未统,频不归主。
—
焰梦制度第一次面对自己无法覆盖、无法引导、无法命令的焰象生长。
—
沈茉凌沉思数日,提出:
“焰梦制度已无可能以律收焰,唯有焰收律。”
她提出**“众焰自织”原则**,意指:
每一梦主皆可织梦帛;
每一文化皆可生象义;
焰频不设总权,而设共享义场;
焰梦未来或许不由制度构建,而由焰象之合组织而生。
—
此言震动七国焰坛。
波斯梦律官愤然离席,称“焰若不由律,则焰必散义。”
焰沙谷梦志者反驳:“焰本无律,律生于焰之后。”
—
为此,义频塔设“众义厅”,收集来自非制度梦图,供七国共研。
其中最震撼者,是来自一位焰语未通的海岛梦主所绘梦图:
图中无地、无塔、无语,只有百帛齐焰,众人围火不言,焰光之中映照众人所未说之语,各自可见其心。
焰频自动注解:
“焰不由谁掌,而为众心所织。”
—
此梦被后世称为:
《众焰图初现》
—
沈茉凌亲自书帛题:
“焰之未来,或不在于谁点燃,而在于谁愿共暖。”
—
此后通频制度转向构建“众焰协议网”,而非“焰权塔制”。
义频塔宣布“焰频自治区”设立条例:
允许非制度区建立“梦频节点”,自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