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纪元·第一百三十六日·共义塔
【一】风动塔上
共义塔顶层,夜灯未熄。
沈茉凌独自坐于词议庭的高台阶上,桌前摊着三份尚未合议的制度草案:《灰频合法表达确认议》《表达结构裁量回避条例》《非归档语言信任备录》。
三份文书,每一页都藏着上百行反复修订的隐义注脚。塔律内部,议论声已暗流涌动七日,魏殊虽未再正面提案,却在各分律室引导“归频守则再议”,意图从源法上重新定义表达权限。
沈茉凌明白,真正的反击尚未开始,但灰频已撼动了塔律的根。
她随手翻开《表达结构裁量回避条例》的第九页,指尖略停于一行注记上:
“表达之评定,不得因裁量者之文化背景而对非主频表达施以否定倾向。”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页轻轻合上。
此时,一道轻微的脚步声从侧廊传来。
“你还在看条例。”弥骁出现在门边,一身便袍未束,神色却极清醒。
沈茉凌没抬头,只道:“你知道今日谁来塔了吗?”
“谁?”
她语调轻缓,却藏着分量:
“镜礼。”
弥骁眼神一顿。
—
【二】词隐·镜礼
“词隐”,原为盛唐词律系统中的半隐世官阶,仅授予在旧语域工作十年以上、同时通晓五种以上边语结构且具独立‘辞义组建能力’者。
而镜礼,便是词隐中最为异类的存在。
她出身西海旧语群,家族早年因语言制度改革被逐出主城,她自小习“镜语”——一种通过倒影结构表达意图的语言体系,以影、形、动三要素共构句义,世人称之为“回象文”。
镜礼十七岁进入词律司,二十一岁被送入“旧义馆”,整整九年未出塔。她的名字,塔中年轻人甚至未曾听闻;而在词隐系旧职群中,却被称为“回象之中唯一的真声”。
她此次现身,原因只有一个:
她接下了灰频首届“结构中立审议团”召集人之职。
—
共义塔议会厅,此时灯光初亮。
镜礼着玄银色长袍,发如绢墨,双眼极淡,肤色近乎纸白。她立于主座之下,身后跟着三位低阶词隐助议,手中无纸、无简,只有一块不规则水晶,嵌于掌中。
“我来此,不为审判谁。”她声音极轻,却带有金属擦过玻璃的质感,“我来,只为倾听那些你们未曾听见之声。”
魏殊站起:“阁下久居旧馆,或许不知塔中制度已设‘表达权结构三阶过滤’,无需特设灰频之中立裁审。”
镜礼偏头看他一眼,微笑:“三阶过滤制度,建立于归频结构假设之上,而灰频,恰恰不遵循归频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