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界山南
晨风穿越词岭,吹入共义塔南门。塔律司主厅上空,一纸翘边的裁令正随风颤抖。墨迹清晰,却透着尚未干透的急促气息。
“依律第七十六号裁言,南域盘句语案属‘表达不构义链’,未纳共义典录资格,初判为非法构文系统,暂不入档。”
此令一经传出,塔内六席中四席签字赞成,乃首次针对灰频内未审异语做出“初步非法”定性裁断。
而负责本案主导调查的,正是沈茉凌。
此刻,她未在塔内,而在通辞关南五十里外的驿馆中。身边除了书简录童鸢语与副使弥骁,再无他人。
弥骁披旅衣,倚窗翻读南辞山地理与语言旧志。沈茉凌则端坐不语,案前摊开的是盘句语群的七封呈信——用织绦写就,色彩交错,系法繁复。
“你读得懂么?”她问。
“能解一半。”弥骁指向第一封最外的三结,“这是敬语首义,用紫红交橙,是‘叩问生者’;再下两段主色为‘问语’,应是求允入言门之意。”
“它的语序呢?”
“倒写绦色为谓,结头为主,主后若有双系,则为双主之句。每段为一次表意。”
他顿了顿:“是一种完全抛弃声义体系的编结语言。”
沈茉凌凝视那道绦文,指端轻触线结。那是盘句人三年才得一次与外界通信的方式。
“塔律以‘不可构义链’为由拒之……却连结法都不懂。”她自语。
鸢语抬头问:“那为何还说它非法?”
弥骁笑了一声:“因为听不懂,就可以说它没逻辑。”
沈茉凌却没有笑。她合起所有绦信,站起身来。
“走吧。进辞界山。”
【二】盘句族语使
辞界山山路陡峭,雾气如层幕缠绕枝头。
沈茉凌一行仅带四人,另有本地辞言官为引。山脚盘句村地势偏僻,居于山腹之中。入村之路狭如匹练,地砖以灰泥与细石混铺,每五步一彩丝垂挂,两侧布棚遍布染槽、编框与结线台。
盘句语族自称“绦缀之民”,人口不过千人,却有完整族内表达系统,远古以丝线为文,后世虽通部分中土语,却因语式相悖,屡遭“混语指责”。
村长年沉默,仅在“节序仪礼”中发布族语法布,外界几乎无法记录其言法全貌。
沈茉凌刚至村口,便有一人迎出。他着黄白相间之编袍,腰悬九色小绦,面貌温和,眉心点绛。
“盘句使者·盼石。”他以流利官语自我介绍。
“我奉族律长之命,迎‘共义塔主议’沈大人入席。”
弥骁低声对沈茉凌道:“这人我识,三年前曾任南辞翻绎副官,后因质疑辞律官员不通绦义被罢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