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2();
read2();“你可认识那边的人?”冯雅兰想了想,还是看向身边的小道姑。
不用问,她口中的“那边”指的是老太嫔居住的西华居。
小道姑点点头,她当然认识了,她本也是宗室女,但是八字不好,克父克兄,三岁时便被送到了这里,她是在紫竹观长大的,紫竹观里就没有她不认识的人,也没有她不知道的事。
“刚刚那位姑娘若是想打听我的事,你能帮我把她引到这里来吗?”冯雅兰问道。
小道姑笑嘻嘻:“当然能了,你等着,我这就到西华居玩。”
她虽然早已出家,但是年纪尚小,除了每日的早晚课,但是她性格活泼,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不是帮这个种菜,就是帮那个浇花,给冯雅兰送白粥也是她主动揽过来的,西华居里老太嫔养了几只兔子,她经常割了青草去喂兔子,一来二去,便和西华居里的丫鬟婆子全都混熟了,两位老太嫔也经常赏点心给她吃。
小道姑向冯雅兰告辞,便去给兔子割青草,紫竹观里青草最多的地方是东侧门旁边那几株大树下面。
她提着篮子走过去,便看到上次见过的那两只猫。
她咦了一声,快步走过去,一只猫适时躲开,她只好抱住那只大橘猫。
“对不起,道观里没有荤腥,我没有好吃的给你们。”她有些不好意思,要知道上次这两只猫给她带来了一大包好吃的糖果呢。
橘猫喵喵叫了两声,让她撸了两下,便从她怀里钻出来,跑到大树后面,还不忘回过头来,冲她叫。
小道姑已经有了经验,她眼睛一亮,小跑着过去,便看到大树后面有一只篮子,篮子里又是一包糖果。
紫竹观里也有猫,还不止一只,小道姑全都认识。
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只橘猫的时候,就是观里的白猫带她来到这里,她吓了一跳,因为她不仅看到一只猫,还看到了一只鹰。
那只鹰嘴里叼着一只篮子,把篮子放下便拍拍翅膀飞走了。
篮子里除了一包糖果,还有一包小鱼干,糖果是她的,小鱼干当然是给那只带路的白猫的。
她不知道这些糖果是谁给的,她不敢吃,担心有毒,更知道无功不受禄。
她找不到那只橘猫,却又看到了那只白猫,白猫在前边走,走几步便回头看看她,她跟着白猫,来到了冯雅兰居住的小屋。
她认识冯雅兰,那是一个很温柔很和气的姐姐。
只是今天,冯雅兰的脸色很不好,像是生病了。
白猫再次看了看她,便转身跑了,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
电光火石间,小道姑明白了,橘猫送糖果,白猫引路,就是为了把她带到这里来。
该不会是让她帮忙照顾冯雅兰吧。
照顾就照顾吧,反正她闲着也是闲着。
她跑到膳堂,用几颗糖换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精米粥,紫竹观虽然不似慈恩寺那般艰苦,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吃到精米的,观主常说,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样子。
这碗粥里用的都是精米,没有掺别的,米香四溢。
她把这碗粥给冯雅兰送过来,冯雅兰还请她吃糖呢,小道姑很开心,吃到糖很开心,帮到人也很开心。
现在她又看到了一包糖果,有点不好意思,想了想,对橘猫说道:“你等我一下啊,我很快就回来了。”
她其实也不能确定,橘猫送她糖果,是不是为了冯雅兰,但是这是她惟一能想到的原因了。
她飞奔着回到住的地方,她不是宫里那些无处安置的低阶宫人,她是正儿八经的宗室女,她虽然被送到这里,但是家里每年都有银子捐给道观,她在这里过得好,才不会想着回家,她不回家,就不会克到家里人,所以为了让她不回家,家里还是很舍得出银子的。
因此,她在观里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五岁之前,还有一位老道姑照顾她,长大一些,她会自己洗头洗衣,就不用别人照顾了。
她拿出一张抄经用的纸,在纸上飞快地写下了这几天发生的事。
把纸上的字迹吹干,拍成方胜,又找了一个装药草用的小荷包,把方胜放进去。
她又回到那棵大树下,橘猫从树上跳下来,笑眯眯地看着她。
真的,她真的感觉那只猫正在冲着她笑呢。
小道姑眉开眼笑,摸摸橘猫的大脑袋,把那只还带着药香的小荷包系在橘猫的脖子上,这才心安理得拿起那包糖果,冲着橘猫挥挥手,蹦蹦跳跳地走了。
赵时晴看到大胖脖子上多出来的荷包,怔了怔,该不会真把这件事办成了吧?
紫竹观里住了很多皇室女眷,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进去的,赵时晴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混进去,她是老时家唯一的骨血,是她外公的宝贝大孙女,她惜命得很,可不会随随便便就去冒险。
不过,她有一位百事通包打听的小弟赵廷珞,赵廷珞有个堂姐,自幼就被送去了紫竹观,堂姐和他同岁,只比他大了几个月,是紫竹观里年纪最小的孩子。
赵时晴便派了最亲人也最会讨人喜欢的大胖出马。
为啥不选小妖?
还用问吗?
妖姐可不是想撸就撸想推倒就能推倒的,不抓你个满脸桃花开,那就不是妖姐本姐。
可是大胖不一样啊,能从流浪猫混成锦衣玉食的,能是一般的猫吗?
一只大胖,一只小乖,一包糖果。
即使不成也无所谓,大胖会轻功,跑得飞快,小乖能飞,至于那包糖果,上面一个字都没有,爱谁谁,反正和我没关系。
至于那包小鱼干,就是赵时晴给大胖的活动经费,事实证明,这笔活动经费用花得很值。
白猫是紫竹观里土生土长的,往上数几代都在这里,紫竹观里的猫都和它是亲戚。
紫竹观里虽然有很多人,指名道姓它或许不认识,可如果让它去找那个孩子,它绝对不会找错人。
大胖第一次见到小道姑,回来就原原本本告诉给赵时晴,赵时晴也只是知道第一步走出去了,至于后面的,就要看那小道姑够不够机灵。
现在看来,那孩子不但机灵,而且心思纯净明亮,她这样一个被家族嫌弃的小姑娘,住在紫竹观,远胜于留在后宅里,被亲人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