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八十三章 权臣死局,致命挑拔!

第四百八十三章 权臣死局,致命挑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百八十三章 权臣死局,致命挑拔!

新书推荐:南宋第一卧底、寒门祸害、李洁王浩、唐朝好男人、野山女人香、浮图塔、无意招惹、邪器、汉乡、大唐扫把星

“今日特来求见,只愿能在宰桑大人进入天国之前,与宰桑大人见最后一面,再叙旧情,不负往日相识之缘,就此给宰桑大人送终。”

此言一出,厅堂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结,沉寂得令人窒息。

忽歹达原本肆意游走于胡人美女身上的手猛然顿住,指节也因怒气而不住颤抖。

他蓦地用力一捏。

那两位胡装美人,容颜本如花似玉,瞬时便因剧痛而面容扭曲。

她们紧咬银牙,不敢发出一丝呻吟,生怕触怒这位时常以虐待女子为乐的宰桑,只能在沉默中承受。

两人眉目间尽是隐忍的痛苦,原本娇媚的神情蒙上一层复杂的光影。

在绝色容貌的映衬下,反而平添了几分令人心动的脆弱与悲怆,似更能挑动男人心底深处那如野兽般的隐秘欲望。

忽歹达的目光如利刃般刺向朱橚,眼中怒焰熊熊,似要将他生吞活剥。

任谁被无端断言命不久矣,脸上的神色都不会好看。

更何况是忽歹达这等权势滔天、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大人物。

平日里谁敢和他这般说话?

忽歹达的胸膛微微起伏,怒意如火山般蓄势待发,虽未当场发作。

但那紧绷的神情恰似弦上之箭,预示随时可能爆发,如惊雷炸响。

朱橚却似完全未察觉这异样的气氛一般,依旧神色自若,继续说道:“宰桑大人若有未了心愿,不妨此刻托付于我。”

“草民虽身份卑微,却愿肝脑涂地,替大人完成遗志。”

“大人乃当世英雄豪杰,胸怀大志,远非常人能比,草民自相识大人以来,便对大人心折不已。”

“若能为大人稍尽绵薄之力,亦是此生之幸。”

忽歹达闻言,怒极反笑,笑声洪亮却带着森冷的寒意,回荡在厅堂之中:“哈哈哈,曹竹,你登门拜访,竟是为了给我送终?”

他猛地起身。

“你莫不是想试试我的宝刀是否锋利?或是想亲身体会一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

言语间杀意顿起。

朱橚仍不为所动,镇定自若,轻轻摇头:“宰桑大人误会了。”

“草民此来,绝无诅咒之意,更不会有半句虚言。”

“宰桑大人之命已是垂危,大明使团抵达别失八里都城之日,便是大人身死之时。”

“我身为大夫,救人治病本就是已任,此际更是心忧宰桑大人安危,唯愿以一己之力,助宰桑大人逢凶化吉。”

他目光直视忽歹达,道:“若宰桑大人肯听草民一言,或许不仅能保全性命,更可令东察合台汗国重振雄风,再现成吉思汗当年的无上荣光!”

“如若不然,草民只能准备一口棺材,好替宰桑大人收尸,为宰桑大人处理后事了。”

忽歹达双眸微微眯起,锐利的目光牢牢锁定朱橚。

朱橚站在堂中,身形挺拔,纹丝不动。

“好!”忽歹达冷笑一声,重新坐回胡床。

“本官倒要听听,你曹神医有何高见?”

“若是胡言乱语,我便让你见识见识这世上最残酷最可怕的刑罚,折磨你七天七夜,让你想见阎王也不行,教你后悔来到这世上做人!”

朱橚听到忽歹达这番充满威慑的警告,表面依旧不动声色,内心中却反而暗自雀跃。

他方才虽看似镇定自若,实则心弦紧绷,额角隐隐渗出冷汗。

此番拜访,无异于在刀尖上起舞,稍有不慎,便可能命丧黄泉。

好在历经“谋反”风波,被大明朝廷通缉,四处亡命天涯的日子,早已锤炼了朱橚的心志。

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让他见识了人世间的险恶与无常。

也让朱橚学会了在生死关头强压恐惧,保持从容。

如今,忽歹达既让他开口说话,那朱橚便有了表演的机会。

朱橚微微一笑,朗声道:“草民本是中原人士,对当今大明皇帝朱允熥知之甚深。”

“此人胸怀大志,欲一统四海,并吞八方。”

“他早已公开宣称,要让天下万邦皆沐浴圣人之教,让大明龙旗飘扬于日月所照之地,令天下诸国对大明无不臣服。”

他语调渐转低沉,意味深长道:“大人想必也已察觉,大明先是在边境频繁调兵遣将,操练军马,演练军阵,又暗中令草原诸部,聚兵压境。”

“如今使团来访,意图昭然若揭。”

“就是要逼迫别失八里俯首称臣,归顺大明。”

忽歹达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道:“那又如何?”

朱橚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然笑意,道:“自然,大人尽可置之不理。”

“毕竟,即便别失八里向大明纳降称臣,以大人之尊,大明朝廷多半会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依旧可如往昔,甚至更甚。”

他语气骤然一转:“投降大明,对大人而言,表面看来或许并非坏事。”

“然而,若大人真如此想,便是大谬!”

“别失八里一旦归降大明,便是大人的死期!”

忽歹达听到此处,目光陡然一冷,杀意如霜,几欲透骨。

朱橚见状,不敢故弄玄虚,更不敢吊他胃口,立即接着说道:“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便是当今大明皇帝朱允熥,最忌讳者,正是权臣专政。”

朱橚语调低沉,说话时语气极为果断,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

“在我们汉人的儒家礼制中,若臣下权柄过重,便会动摇君主根基,致使纲常紊乱,国家危机随之而生。”

“朱允熥尚在东宫为储时,曾亲率大军远征倭国,那时倭国正是将军把持朝政,皇权名存实亡,不过做过傀儡罢了。。”

“但朱允熥率大军征倭,便废其将军之位,斩其权臣,扶持倭王重新执政。”

“其意昭昭,便是不许权臣架空主上。”

“而宰桑大人您。”朱橚微顿片刻,望向忽歹达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您乃是别失八里举足轻重之人,深得大汗器重,又有拥立之功,出身于都格拉特部赫赫有名的布拉吉家族,权位之尊,声望之盛,可谓举世无双。”

“连大汗见您,也需礼让三分。”

“但在朱允熥眼中,这便是臣下跋扈,权重君弱,是‘尾大不掉’,‘以臣欺君’之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