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奋斗在嘉靖年间 > 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宫

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钱庄、票号已然萌芽于地下。

商会的雏形也渐渐开始形成,尤其是历史上传统的五大商会。

虽然如今还没有影子,但就像钱庄、票号一样已然开始在逐渐萌芽中成长。

闽浙会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然是浙商的雏形。

而晋商对于徐孝先而言,更是一个需要他格外警惕的商会。

不为别的,只因为再过数年,随着晋商群体越发庞大,而他们受利益驱使,则在张家口设置了贸易囤积地。

不止是跟努尔哈赤之间进行贸易以及物资援助,甚至还会帮着传递各种文书与情报。

努尔哈赤所谓的七大恨讨明檄文,同样也是由明商贾散播到各地的。

商人重利轻忠义。

尤其是在大明这个时代。

因而在徐孝先看来,商会的发展自然是历史趋势无法改变,那么如今的明廷官府,为何就不能像后世那般都参合一脚呢?

当然,徐孝先也知道,这玩意儿弄好了会是一把可以对外的利刃。

但若是弄不好,呵呵,那就有可能让女真的努尔哈赤连锅端。

成了人家对付大明朝的一把利刃。

崔元对于商会的形式还两眼发懵,但身为浙商的梁烟,在听了徐孝先的解释后,瞬间就明白了商会的意义。

沉吟片刻,梁烟那双精明的眼睛闪动着光芒。

“这商会可没有那么好筹备,毕竟商人的本质是赚钱。

即便是只有良好的声望显然也不够,还要有让商贾佩服的财力与人脉资源。

尤其是人脉资源,这对于商人而言,有时候可是价值千金。

至于官府的介入……除非官府能给商人带来肉眼可见的利益,要不然的话,商人是不愿意跟官府牵扯到一起的。”

“那要是成立一个不让商人轻易察觉到的有官府背景的商会呢?”

徐孝先虚心求教道。

梁烟下意识的嘟着嘴摇着头。

深思片刻道:“说不好。

这一切还都是要看赚钱的真本事以及消息与人脉。

是否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你要知道,你嘴里所说的商会,可不是一个把诸多商会集中在一起便是商会的商会。

浙商或者南地商贾多以布匹、丝绸、陶器、漆器甚至也包括了药材等等。

而晋商他们则大部分以盐、铁、麦、皮毛等等为主。

总之,每个地方的商贾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质与货物,若是想要把他们捆在一起。

恐怕也只是捆在一起罢了,他们之间也很难互通有无,最多只能做到小范围的互惠,而这对于更多想要走出更远的商人而言,并没有多少吸引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