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下的情况又不允许她发作。
她爸正生着病。
对方老爸还是他爸的师兄弟。
王小北又在场。
她忍下所有的不满,保持沉默。
这时,梅姨关切地道:“秋彤,你哥咋样了?”
赵秋彤淡淡地道,“他没多大事了,再观察几天就可以回家了。”
她没敢说出实情。
梅姨一听,脸上舒展开来:“太好了,太好了。还好你师叔及时给你哥用了祖传的跌打药。”
王小北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祖传跌打药?
赵秋彤家里咋没有?
虽然满腹疑惑,但没开口问。
这家人不知廉耻,要不是这师叔,她哥也不至于遭这罪。
一提药,赵秋彤连忙掏出个小瓶,望着赵母。
“妈,王凌给了我一瓶专治中风的药,让我爸试试吧?”
“厄……”
赵母面露犹豫,“你爸才吃过药呢。”
她转头对王小北歉意地解释:“你别往心里去啊,我清楚你是好意,可药不能随便乱吃。”
王小北当然不介意,换谁都会这么想。
药当然不可以乱吃。
他开口道:“阿姨,我明白,我师叔过去是宫中御医,后来定居港岛了,我从他那里讨了点药,想着试试看。”
他又补了一句:“开颅手术不是小事,能不挨那一刀尽量不挨吧。”
这时代人们对开颅手术了解不多,医疗条件也落后。
所以,他这话听起来还挺在理的。
不出所料,赵母脸上带着迟疑。
一开始听说要开颅,全家人都极其抗拒,是在外人的反复劝说下,才勉强同意的。
可不可以平安下手术台都是未知数。
梅姨看见这情况,眉头紧锁:“嫂子,这药可不能随便吃呀。如今港岛上那些所谓的江湖神医,一个个挂羊头卖狗肉,专坑咱们的钱。”
“万一吃了没事还好,权当破财消灾。可万一出了岔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谁能担得起这责任呢?”
说着,她瞄了王小北一眼:“港岛上那些御医后代,个个有名有姓,哪个不是大人物?哪是随便啥人都能见到的?”
她的口音里夹杂着内地的味道,却又带着那么一丁点儿港味,听起来挺别扭的。
这分明是觉得王小北不够格。
主要还是因为王小北穿的衣服,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
赵母听了这话,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望着床上的丈夫,又瞅瞅自家女儿。
赵秋彤干脆利落地道:“妈,王凌说了,药吃了没用就不收钱,试一下吧?”
赵母一听,踌躇半天,还是勉强颔了颔首:“好吧,那就试下。”
眼看着丈夫的状况日益恶化,家里经济条件有限。
做手术的成功率又低。
所以只要可以尝试,她们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
这也是兄妹俩同意开颅的原因。
港岛内外的中医西医,他们几乎都去看了。
结论大同小异。
未来如何,全凭天意。
就算手术成功,最多也就是保住命,想要彻底康复,希望极其渺茫
内地长大的赵秋彤,对中医的信赖根深蒂固,换药试偏方,也成了常态。
因此,她心里并没有太大排斥。
赵秋彤听后连忙上前,拧开药瓶盖给父亲喂药。
“爸,喝药,喝完身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