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面壁者,但元婴期 > 第273章 以最后的冲锋,做最后的尝试(7k重

第273章 以最后的冲锋,做最后的尝试(7k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app2();

read2();浓稠、富含氧气与硫磺气味的空气蔓延在环心的指挥大厅。

显示屏里,柯伊伯带主战场的实时态势正在变换。

代表帝国舰队的红色光点如同沸腾的岩浆,疯狂地冲击、撕咬着代表人类的蓝色防线。战损比依旧难看,人类战舰在个体性能、战术配合和战场信息获取得了恐龙无法理解的绝对优势。

经过多轮打击残余下的十万艘吞食舰队,在这场鏖战中已经所剩不多。

战争愈演愈烈,无论是内环还是外环,环表面都已经不在安全,吞食帝国的指挥中心也转移到了环内区域。随着吞食舰队在进攻柯伊伯带的战争中消亡殆尽,大厅里的气氛压到了最低点。

最新的消息传来,舰队指挥官蛮龙刚铎,刚刚阵亡在了柯伊伯带最前线。

它所率领的最后预备舰队,以楔形突击队列,正面摧毁了六艘太阳系舰队的恒星级战舰,攻破了200艘人类行星级战舰组成的反冲锋。

随后刚铎甩尾一呼,全体残余的吞食舰队以它为中心,自发合拢。

最后约两万艘吞食帝国舰队聚焦在了刚铎附近,吞食舰队残部连破人类防设置的三重舰队防线,击毁了人类多次舰队反扑,几乎以全军覆没的代价,完全击穿了柯伊伯带防线。

人类方至少有三千艘行星级战舰,六十艘恒星级战舰被完全摧毁。

但人类舰队也彻底包围了吞食舰队残余。

在吞食舰队全军覆没前,面对人类舰队的总包围,刚铎所在的吞食战舰旗舰,一头撞向了人类最近的一艘恒星级战舰,与一艘躲闪不及的恒星级战舰同归于尽,最后被密集的电磁炮弹打成筛子。

三颗恒星型氢弹埋葬了吞食旗舰的残躯,吞食帝国最后的大型战舰尸骨无存,存续了近六千万年的皇帝贵族时代就此彻底消亡。

而此刻,指挥大厅内的气氛压抑的仿佛可以拧出水来。

蛮龙刚铎死后,暴龙卡尔成为了吞食帝国最后的精神支柱。

指挥大厅所有的恐龙们都将视线放在了大环指挥官身上,期望它能够带领恐龙走向最终的胜利。

这场战争的代价,实在是太残酷了,人类虫虫的凶残远超恐龙的认知,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那么在吃完波江星后,吞食帝国绝对宁愿将吞食的目标放在半人马星系(三体星系)上,也绝对不会去吃太阳系。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在人类的柯伊伯带防线磨灭吞食舰队后,太阳系舰队的主要力量才真正的在战场中显露出来,那是两千一百艘恒星级战舰组成的强大舰队,它们绕过双方交手的战场,从木星轨道就进入了[前进四]状态不断加速,如今已经抵达了0.1c光速,直扑大环而来。

初交手,人类的恒星级舰队群就爆发了吞食帝国所无法理解的强大力量,对方用舰队前锋完全抗住了大环伽马射线炮的攻击,并释放了八千多枚恒星型氢弹进行饱和式轰炸,目标直指大环赤道发动机!

当然,吞食帝国的反击也震惊了人类舰队主力,三大舰队全部注意到,吞食帝国完全没有使用激光来拦截这些氢弹,而是宛如‘活’过来一样,大环赤道的6312台赤道发动机进入了‘爆震点射’模式,6312道十万公里长的等离子射流交叉扭动,将几乎全部都恒星型氢弹拦截了下来!

太阳系舰队与吞食大环互相震惊了一把对方的操作。

随后双方同时开始调整战争策略。

2100艘恒星级战舰开始转向,意图从后方攻击大环,但大环背面的23000多座大环发动机也展现了类似赤道发动机的灵活,等离子射流的长度从一万公里延长至十万公里,颜色也从蓝色变为血红色。

哪怕恒星型氢弹的轰炸角度再刁钻,吞食帝国的发动机们也可以大角度调向,交叉掩护,扫灭来袭的恒星型氢弹。

战至此时,至少2万枚恒星型氢弹已经释放了,但真正如愿爆炸的氢弹不足数百枚。

数百枚恒星型氢弹完全不足以撼动巨环本身。

这些大环发动机虽然无法威胁到数千万公里外的人类战舰,却可以用发动机本身的喷流阻拦一切敌人的实体打击。

无论是氢弹还是电磁炮弹,都会在上亿度的等离子射流中消耗殆尽。

赤道发动机和大环发动机几乎将巨环的赤道和背面完全保护了起来。

至于正面轰炸……用珍贵的恒星型氢弹去轰炸正面的铁地壳层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甚至用恒星型氢弹去轰炸恐龙的居民区都是一个亏本买卖。

人类的敌人不是那些普通恐龙,而是大环本身。

只有摧毁发动机,才能解除巨环对太阳系的威胁,否则一切都是徒劳,那些发动机是太阳系舰队的唯一目标。

近百座赤道发动机的损毁让大环降低了一部分转向能力,但360门伽马激光射线炮仍在,6000座赤道转向发动机仍在,23000行星发动机仍在,吞食帝国就仍然屹立于太阳系之上。

如果吞食大环有血条,那么对方的血条就仍在90%以上!

人类绝不允许具备吞食能力的大环如此轻易的进入太阳系之内。

哪怕会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三天后,

危机纪元203年9月18日清晨,吞食巨环的庞大身躯已经肉眼可见,它缓缓压破了柯伊伯带的陨石碎末,引力场使得战后的柯伊伯带碎末在它的环周形成了一层细碎的陨石带。

吞食巨环距离太阳已经不足100个天文单位。

在这三天里,除却三大主力之外,海王星轨道和天王星轨道待命的数百艘恒星级战舰也陆续赶来,挡在了吞食大环踏入太阳系的必经之路上。

同样是在这三天内,除却已经被巨环摧毁的阋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也陆续飞行到了攻击轨道,两颗矮行星都距离大环有着超过20个天文单位,虽然距离较远,且并不是最佳攻击位置,但为了尽可能阻拦巨环推进,两颗矮行星还是发动了超远程伽马射线轰炸。

但也因此暴露了位置。

相比于阋神星和冥王星那约0.6%地球的体积,鸟神星和妊神星那不规则的星体和仅有0.15%地球的体积更小,这两颗矮行星所布置伽马激光射线炮台功率要更低一些,而且这两颗不规则星体的矮行星并没有“护山大阵”进行保护。

在MOSS的校准下,两颗无人矮行星在进行了十多轮激光狙击之后,同样先后被大环的反击所摧毁,只是与阋神星的被贯穿不同,这两颗更小型的矮行星几乎被大功率激光齐射加热成熔融状态,随后在冰冷的宇宙中裂成碎片,成为了流浪的熔融陨石。

算上被面壁者抱走的冥王星,柯伊伯带的四大矮行星已经全部‘消失’了。

也趁着妊神星与鸟神星吸引大环火力的时间,柯伊伯带消灭了吞食舰队的人类舰队开始朝着大环来的方向聚集,数以万计的行星级战舰在已经化为陨石碎末的柯伊伯带战区集结。

500×500的行星级战舰群组成了平面方形阵列,除此之外还有365艘恒星级战舰位于行星级战舰群的阵列之中。

双方的距离不足十亿公里!

吞食巨环仍以0.001c的速度亘古不变的向前碾压着。

越来越多的柯伊伯带碎屑环绕在了巨环身边,成为了细碎的陨石带

人类方,这支占据了太阳系舰队群剩余数量近60%的战舰群也放弃了无意义的加速,以相对静止的阵列变换着阵型,这些战舰始终在使用宝贵的时间进行位置微调整,确保所有的战舰都在同一平面上。

随着舰队阵列集结完毕,全舰队朝着那个肉眼已经可以看见,几乎是月亮大小的吞食巨环发动了迄今为止战太空战争中最大规模的饱和式打击。

3000万发电磁炮弹、75万发星际核导弹、16000枚恒星型氢弹、6万束不同功率的伽马激光射线,全部飞向大环!

大环的的正面没有发动机,只有伽马激光射线武器可以进行拦截。

出乎意料的是,大环放弃了对来袭实体武器的所有拦截,甚至放弃了对那些恒星型氢弹的拦截。

360道超级伽马激光射线,朝着舰队的方向发动了全火力反击。

巨环已经决心要正面压破人类舰队在柯伊伯带防线的最后力量。

双方的激光几乎是同一时间抵达彼此!

6万束舰载伽马激光射线在吞食大环的表面上犁出6万道鸿沟。

而360道超级伽马激光射线则正面撞上了这以365艘恒星级战舰为阵基、25000艘行星级战舰为阵点的周天防御阵!

低配版本的周天星斗大阵!

是罗清,罗清还在发力!

星光护盾璀璨荡开,360道伽马激光如同360条燃烧的银河,撞向周天星斗大阵的瞬间,整个阵列亮起了刺目的蓝光。

与护山大阵不同,这个伪劣版本的周天星斗大阵并非是由面壁者的灵力独自支撑,而是勾织了25000艘行星级战舰的核聚变发动机能量,这种独特的舰队阵列,早就被面壁者交给了三大舰队,这是人类舰队首次以修仙阵势的形态出现在这宇宙深空之中。

第一道激光撞在阵角的第731号行星级战舰上。星斗大阵如被烙铁烫过的薄冰,瞬间泛起裂痕,蓝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但没等护盾彻底崩碎,相邻的三艘行星级战舰立刻倾斜能量,裂痕处的蓝光重新凝聚。可紧随其后的第二道、第三道激光接踵而至,如同重锤反复砸向同一点。

核聚变的能量密度终究是不如灵力,罗清只是建构了一个能量传输体系,然后以阵法护盾的形式释放在了舰队前方,实际上这场对抗的本质是能量总量的对抗。

2500艘行星级战舰+365艘恒星级战舰的释放的能量总量,肯定是远逊色于大环的360门激光炮。

但是没事,人类舰队的目的仅仅是将所有的火力宣泄出去,打空所有的电磁炮弹,打空所有的星际导弹,打空所有的恒星型氢弹,用伽马激光射线将最后的能量射空,为主力舰队的最后加速拖延时间!

“轰——”

第731号战舰的护盾在第七道激光冲刷下彻底湮灭,激光束瞬间贯穿了它的舰体。合金装甲像被点燃的纸,在高温中化为白炽的蒸汽,舰桥内的太空军官兵同样被瞬息融化,只剩下一抹灵光被吸纳入虚空的人皇幡。

阵角出现了第一个缺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