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277章 崔氏尚未到存亡的地步

第277章 崔氏尚未到存亡的地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app2();

read2();“夫君,门外有人找。”妇人撩着围裙,指尖还沾着和面的面粉,轻轻叩了叩书房门。

她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雀跃,眼角眉梢都透着光。

来的是崔氏的人,那可是博陵崔氏啊。

门“吱呀”一声开了,中年官员正握着狼毫誊写文书,闻言抬头:“何人?”

“是崔家的管事!”

妇人搓着手上的面粉,语气里满是憧憬。

“夫君,咱们怕是要时来运转了!”

她望着丈夫青灰色的襕衫,总觉得这料子配不上日后可能青云直上的身份。

可话音未落,她就见丈夫脸色突然煞白,手一抖,案上的毛笔滚落在宣纸,晕开一团墨渍。

“快,去回了他,说为夫偶感风寒,不便见客。”

中年官员声音发紧,额角渗出细汗。

“好……什么?”

妇人脸上的笑容僵住,转身的动作也停在半空,“夫君要拒见?那可是崔氏啊!”

“崔氏?”

中年官员一把攥住她的手腕,将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

“你这蠢妇,可知他们为何而来?定是要拉为夫弹劾高阳县子温禾!”

他指着窗外,语气急促:“你忘了为夫是如何从殿中侍御史升任侍御史的?前四个侍御史,皆是因弹劾温禾被罢官,黄允棋你还记得吗?”

妇人惊愕地瞪圆了眼睛,连连点头:“记得,那位黄御史半个月前刚升的侍御史,比夫君还早几日……”

当时她还纳闷,为何短短一月内,侍御史的位置竟换了五人。

“那你可知他如今境况?”中年官员冷笑一声,拂开她的手。

“因弹劾温禾,被温禾当着整个御史台的面,用廷杖打了四十,打得皮开肉绽。”

“如今被贬为录事,从九品下,每日在御史台抄录文书,成了满朝文武的笑柄,你是想让为夫步他后尘?”

妇人吓得捂住嘴,差点叫出声来,指尖深深掐进掌心:“可……可那是崔氏啊……”

“崔氏又如何?”

中年官员烦躁地踱着步。

“荥阳郑氏刚出事,崔氏就急匆匆找人弹劾温禾,这分明是要把人当刀使,黄允棋当初不也靠着郑氏才升的官?结果呢?”

他猛地顿住脚。

“去,让小厮去御史台告假,就说某染了风寒,需静养几日。”

他可记得清楚,温禾查军饷贪墨案时的狠辣,连兵部尚书都敢拉下马,何况他一个小小的侍御史。

平稳度日不好吗?

何苦蹚这浑水。

妇人愣在原地,直到晨风吹散灶间的热气,才讷讷地转身去回话。

院门外,崔氏管事的锦袍在晨光里泛着亮,与这小院的朴素格格不入。

几乎是同一时刻,御史台几位官员的府邸也响起了相似的对话。

或称病卧床,或言外出探亲,连平日与崔氏走动最勤的两位殿中侍御史,也让家仆支支吾吾地推脱了。

博陵崔氏府邸的正堂里,檀香燃了半炉,却驱不散满室的沉闷。

“人呢?”

博陵崔氏的老者拄着玉杖,重重顿在金砖地上,杖头的貔貅雕刻仿佛也染上了怒意。

他望着空荡荡的正堂,只有寥寥三五人垂手侍立,气得白须颤抖。

老仆躬身回话,额头渗着细汗:“回阿郎,去请的几位侍御史、殿中侍御史,或说身体不适,或说奉诏出巡,这几位……是主动前来的监察御史。”

“一群贪生怕死之辈!”

博陵崔氏的老者怒喝一声,声音在高阔的厅堂里回荡。他岂会不知,这些人是怕重蹈黄允棋的覆辙。

温禾那竖子,短短数月内,竟让御史台的人闻风丧胆,实在可恨!

正堂里的几位监察御史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却不敢作声。

他们不过是正八品下的官阶,在这位德高望重的崔氏老者面前,连辩驳的资格都没有。

“诸位能来,足见风骨。”

博陵崔氏的老者缓和了语气,目光扫过几人,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审视。

“高阳县子温禾,年少轻狂,目无王法,竟敢擅闯郑氏府邸,屠戮人口。诸位身为御史,当为朝廷清流,仗义执言,此事不必老夫多言吧?”

几位监察御史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他们本想攀附崔氏,却不想是要做这等烫手山芋。

“崔公所言极是。”

为首的监察御史拱手应道,声音有些干涩。

“既如此,便去吧。”

博陵崔氏的老者挥了挥手,连奉茶的意思都没有,仿佛打发几个仆役。

监察御史们躬身告退,走到门廊下才敢松口气。

“去,持老夫手书,速往清河崔氏,请兄长相助。”

博陵崔氏的老者待他们走远,对老仆吩咐道。

区区几个八品御史,掀不起大浪,若想扳倒温禾,还需整个崔氏联手。

“不可!”

一声浑厚的嗓音如惊雷般炸响在堂外,硬生生截断了老者的话。

博陵崔氏的老者猛地回头,见两名身着绯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正大步跨入正堂,襟摆扫过门槛时带起一阵风。

他先是一怔,随即脸上的怒容瞬间消融,甚至漾起几分和煦:“安上,仁师,你们怎的来了?”

来者正是崔氏这一代最出挑的子弟。

崔敦礼与崔仁师。

二人皆是朝中重臣,崔敦礼任中书舍人,是崔氏在朝堂上的顶梁柱。

崔仁师为右武卫录事参军,兼修梁、魏二史,以才学闻名。

崔敦礼上前一步,官袍上的金线在晨光里流淌,他拱手行礼,语气沉稳:“听闻叔祖要联络族人弹劾温禾,特来劝阻。”

“劝阻?”

博陵崔氏的老者眉头瞬间拧成疙瘩,玉杖重重顿在金砖上,杖头貔貅仿佛要扑噬而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