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134章 慕容垂和拓跋硅剑拔弩张

第134章 慕容垂和拓跋硅剑拔弩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慕容垂独自一人,面色如墨般阴沉,伫立在宫殿那高耸的高台之上。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肆意地拉扯着他的衣袂,却丝毫未能驱散他心头那如铅块般沉重的忧愤。他的目光仿佛被磁石吸引,死死地锁定着北方,拓跋珪势力如同那无法遏制的燎原之火,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壮大,这如日中天的发展态势,恰似一块千钧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胸口,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满心的懊悔如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内心。

慕容垂缓缓地转过身,每迈出一步,都仿佛拖着千斤重的镣铐,脚步异常沉重地挪回龙椅旁,缓缓坐下。他的双眉紧紧地蹙在一起,犹如两座即将碰撞的山峰,深深地陷在痛苦而又纠结的回忆之中。

犹记得当年,拓跋珪风尘仆仆地赶来,一脸的恳切,眼中闪烁着炽热而坚定的光芒,言辞激昂地诉说着他统一草原、携手共抗其他势力的宏伟壮志。那时的慕容垂,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充满雄心壮志的拓跋珪,心中暗自思量:后燕在这错综复杂的北方局势中,正急需在草原培植一股可靠的势力,以此来制衡各方,稳固自身的地位。况且拓跋珪年纪轻轻便展现出非凡的气质与抱负,若能加以扶持,或许能成为后燕在草原上的得力臂助。

于是,慕容垂略作思索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不仅要派出麾下最为精锐的部队,还要将后燕先进的战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拓跋珪,助他在草原上披荆斩棘,开辟出一片天地。

然而,世事难料,如今的拓跋珪已然羽翼丰满,犹如一头养熟的恶狼,竟将那贪婪而凶狠的目光,毫不掩饰地投向了后燕的北方领土。慕容垂想到此处,心中满是苦涩,忍不住暗自叹息,悔意如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他在心中无数次地责问自己:“朕当初的决定,究竟是对是错?为何如今会养虎为患,让后燕陷入这般危险的境地?”

慕容垂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 386 年,那时的拓跋珪刚刚重建代国,并改国号为魏,新生的政权恰似狂风中的烛火,根基脆弱得不堪一击,内忧外患如汹涌的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汹涌袭来。

彼时,拓跋珪的堂兄拓跋窟咄,在独孤部首领刘显的全力支持下,如同下山的猛虎,气势汹汹地对新生的北魏政权发起了猛烈的挑战。刘显,在草原上可谓是一方霸主,势力庞大,他那双贪婪的眼睛,早已对代国旧地垂涎三尺,妄图通过扶持拓跋窟咄,进而掌控整个拓跋氏部族,实现自己扩张势力、称霸北方草原的野心。

而拓跋窟咄,身为拓跋什翼犍之子,在部族中本就享有较高的威望。加之他曾在前秦生活多年,耳濡目染之下,积累了一定的政治与军事见识,此时的他,一心渴望着夺回那自认为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力宝座,恢复往日的荣耀。

面对来势汹汹的拓跋窟咄,年轻的拓跋珪顿时陷入了绝境。北魏内部人心惶惶,不少部落首领和贵族,因忌惮拓跋窟咄尊贵的身份以及刘显那令人胆寒的强大支持,心中纷纷暗自动摇,眼神中透露出犹豫与不安。甚至已有不少人暗中与拓跋窟咄互通消息,隐隐有了倒戈的倾向。

拓跋珪深知,仅凭自身那微薄的力量,实难抵御这如排山倒海般的强大攻势。无奈之下,他怀着忐忑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带着几名亲信,快马加鞭地赶往后燕求援。一路上,拓跋珪心急如焚,心中不停地祈祷着慕容垂能够伸出援手。

当拓跋珪见到慕容垂时,他“扑通”一声跪地,眼中满是焦急与恳切,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说道:“陛下,如今北魏危在旦夕,拓跋窟咄与刘显联手,势不可挡,我北魏上下人心惶惶。恳请陛下看在往日情分上,出兵相助,否则北魏必将覆灭啊!”

慕容垂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他静静地凝视着拓跋珪,心中暗自权衡利弊。他在殿中来回踱步,时而抬头望向北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时而又低头思索,眉头紧皱成一个“川”字。

他心想:“拓跋珪此时求援,若我出手相助,固然能在草原上培植一股势力,制衡各方。可若是拓跋珪日后壮大,是否会对我后燕构成威胁?但倘若不帮,刘显与拓跋窟咄一旦得势,恐怕也会对后燕不利。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实在难以抉择。”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慕容垂最终出于制衡北方势力、拓展自身影响力的考虑,缓缓开口说道:“罢了,朕答应出兵相助于你。但你需记住,日后若北魏壮大,切不可做出对我后燕不利之事。”

拓跋珪听闻,大喜过望,连忙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感激涕零地说道:“陛下大恩,拓跋珪没齿难忘。若能渡过此劫,我北魏愿与后燕永世交好,绝无二心!”

双方交战初期,拓跋窟咄凭借刘显提供的充足兵力和丰厚物资支持,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推进,很快便在高柳一带与拓跋珪形成了对峙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