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75章 前秦灭前凉(一)

第75章 前秦灭前凉(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前凉张轨治下社会安稳,吸引诸多中原流民。如秦州兵败后“其众奔散凉州者万余人”。

咸和初年,张骏还曾“使将军宋辑、魏纂将兵徙陇西二千余家于姑臧”。

这些汉人在河西走廊,创造了灿烂辉煌且多元融合的文明。

在儒学文化层面,前凉张轨出身儒学世家。抵达凉州后,便着手建立儒家君臣礼仪以及三纲五常学说,为当地学风奠定基调。

西凉李暠大力提倡尚学之风,设立秀孝之科以选拔人才。

北凉沮渠蒙逊父子对儒学尊崇有加,尊孔读经,还数次遣使远赴江南刘宋王朝,求取经史子集。

在教育方面,前凉张轨率先立学校,征九郡胄子五百人入学,开启官方办学先河。

西凉李暠设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私学教育也蓬勃发展,河西本就有私家传习的传统,又逢中原避乱学者来此讲学授业。

郭荷、宋纤、宋繇、刘衑等私塾大儒纷纷涌现,使得河西儒学教育不拘一格、繁荣昌盛。

史学成就颇高,众多河西学者笔耕不辍,编撰大量史书。

前凉有《凉记》八卷,《凉国春秋》五十卷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各自的史书也相继问世,为后世研究十六国时期的风云变幻留存了丰富且珍贵的一手资料。

此间还诞生了刘昞等杰出史学家,刘昞纂修的上古史《略记》一百三十篇,八十四卷,尽显其深厚史学功底。

佛教文化更是兴盛,河西走廊一跃成为北方佛教圣地。

敦煌、姑臧成为举足轻重的译经中心。

北凉沮渠蒙逊笃信佛教,在其统治时期译经活动频繁,大量佛经得以翻译传播。

彼时,河西僧侣频繁前往西域求取真经,中原与江南僧人也多经此地踏上求法之路。

伴随佛教的蓬勃发展,开窟建寺蔚然成风。

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石窟、天梯山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玉门昌马石窟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窟内精美壁画、佛像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大名鼎鼎的敦煌莫高窟虽然历经千年才最终建成,但是却是从前凉这一时期开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