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力不应强行干预,而应顺应自然的节奏。
而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恢复礼乐。
他坚信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可以重建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两种思想各有千秋,都有众多的追随者,两边的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各自坚守着自己所信奉的理念,形成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最后事态发展几近失控,两边支持者中不乏有君王将相,由于观念不合,最终冲突从市井斗殴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林婉清轻声说道:“那后来怎样了呢?”
林婉清的声音轻柔,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丝丝细腻的涟漪。
老者说道:
“为了平息这场争论,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伤亡,老子和孔子相约进行一场辩论,来消弭这场由思想引发的冲突。
不过由于当时老子比孔子年长些,后世之人将这场辩论称为孔子求学于老子。
加之,孔子自身的思想也主张,不耻下问,因此孔子本人也把老子当作自己的老师。
既然两人的思想是由对天道和人道的理解分歧开始,双方就选定了代表天地之力、天地之美的黄河之滨来举办这场辩论会。
那日,黄河水滔滔奔腾,汹涌澎湃,似要将世间的一切都卷入其无尽的洪流之中。
岸边观者如潮,人们怀着敬畏与期待,前来聆听这两位智者的高论。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是学者,有的是平民,有的是官员,都渴望从这场辩论中获得启示和智慧。”
慕容垂感慨道:“此景定是震撼非常。”
慕容垂的脸上流露出对那壮观景象的向往和感慨,那神情仿佛已置身于那波澜壮阔的场景之中。
老者接着描述:
“老子,这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圣人,衣袂飘飘,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宛如那浩渺的宇宙,包容万物却又洞察一切。
他凝视着奔腾的黄河水,缓缓开口,声音如同洪钟般响彻四周:
‘诸君且看这黄河之水,浩浩汤汤,东流入海,此乃千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水往低处流,这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规律,任谁也无法改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