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这天儿,贤哥搁楼底下站着,等谁呢?等春明过来接他。
那时候,都用啥玩意儿,都使那BB机,BB机再配上那大哥大,在当年那可算是最牛逼的搭配了。
咱说那时候的BB机跟现在这手机可不一样,它这里面装的都是电池,不像现在这手机,直接插上就能充电,那时候得往里头放电池。
就这会儿,贤哥那BB机一个劲儿在那儿“滴滴滴”,显示啥呀?显示电量低了,也就是说,这里面的电池到时候了,该换新的了。
贤哥一扭身,就进了街边那个小卖店。
这小卖店开了可有年头了,是老两口在那经营着,男的叫崔长贵,女的叫金玉顺。
就听这名儿啊,咱就知道,那肯定是朝鲜族,跟贤哥都认识好几十年了,那可是老邻居了。
咱说那时候,家里头跟现在可不一样,在那个年代,基本上每家都得有四五个孩子,可他家就一个儿子,叫崔大龙。
这人老实巴交的,原先在二马路货运公司上班。
但咱都知道,90年代那不是有下岗潮嘛,这崔大龙也没能躲过去,下岗了。
下岗了在家咋整?他唯一的手艺是啥呢?就是手里有个票,会开车。
多亏了老两口这么多年做小买卖,开着这小卖部,手里多少比别人宽裕点儿,有点积蓄。
再加上亲戚朋友帮忙凑凑,就给崔大龙买了个大车,让他干啥呢?跑长途。
那时候跑长途货运,还挺挣钱。
崔大龙这岁数也不小了,都三十来岁了,这时候日子也过得挺稳当的了,有车了,也能挣着钱了,就找人给说了个媳妇。
这媳妇也挺好,俩人过得和和美美。
还给生了个大儿子,刚满月,这小日子过得那是相当得劲儿了。
就这会儿,贤哥推门就进去了,要买个电池。
这一进去,贤哥喊了好几声,那老太太就跟没听见似的,心不在焉的,就在那守着自家那公用电话。
贤哥喊了句:“薛婶呀!”
这一喊,老太太才回过神来,哎呀了一声,说:“咋的了,贤呐,买点啥呀?”
贤哥说:“喊你好几嗓子了,我这BB机没电池了,买个电池。”
老太太伸手就在柜台里头拽出一节2号电池来。
咱都知道,那2号电池能往BB机上用吗?那指定不能。
平常老太太那可机灵着呢,你要买啥,都不用你多说,一说电池,“叭”就给你拿出来,还帮你把电池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