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历史不是爽文 > 第11章 民兵不是随便组织的

第11章 民兵不是随便组织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编户齐民,是压在你头顶的第一座山。

你想组织民兵,第一步是不是“找人”?很遗憾,古代中国并不是“谁愿意跟你走谁就走”,你拉一个壮丁就等于把他的户籍、田地、赋税、徭役全打乱了。

自秦汉以来,国家就实行“编户齐民”制度,每个人的身份都绑定了籍贯、里甲、徭役、赋税和土地。百姓不是“闲散人口”,而是“编制内单位职工”。每户每丁都有安排,要服徭役、纳租赋、接受调配。

你一个外来人,擅自拉走一个壮丁,那就是“扰乱编户”,轻则乡里报官,重则当造反处置。别说拉一村人练兵,就算请一户人外出帮你种田,都要层层通报,盖章批准。

编户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人口自由流动”,从而维稳基层控制。你穿越者想靠自由组织人群?先想办法突破朝廷的“编户锁”。

古代户籍不是“身份证”,是“资源册子”。尤其是丁壮人口,是国家极为看重的劳动力与兵源。一户人出了壮丁,朝廷会精确登记:这个人要服几年兵役,什么时候轮到服徭役,要交多少税,属哪个里甲、哪一甲长管。

你随便把人招来搞民兵,等于“截流国家资源”。

比如在唐朝,府兵制度下,每个府兵按期轮战轮休,有军籍登记,军器统一配发。你擅自挖走这些人,就等于从朝廷手里偷兵;到了宋朝,民户丁男虽然不直接服兵役,但一样要服杂役,你把人调走,乡村劳力就断了——朝廷第一个找你麻烦。

你如果动的是编户里的青壮男丁,那你就是“扰政”;动的是逃亡户,那你就是“窝藏逃户”;动的是邻地人口,那你就是“越境勾结”。哪个都够地方官抓你一次。

民兵不是谁想组织就能组织的。

古代确实有民兵制度,但那是官府主导的“保甲”“团练”,都有严格组织程序。

比如明代的“保甲制”,规定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由甲长、保正负责日常治安与战时动员。但这些民兵属于临时动员,不许自行训练,也不许带兵器,更不能聚众外出。平时干农活,战时才临时顶上。

你要私自组织“村防队”?那得:

乡老同意;

县衙备案;

地方兵备道许可;

不得跨村串联;

所有武器登记造册;

严禁异地调动。

要是你没背景,没官职,忽然在村里拉一百人整天练操走阵,隔壁村一个密报,地方官立刻带人围你。你再嘴硬说是“练民兵”,对不起,朝廷可没让你练。

穿越小说里主角常常“忽悠一村人”,靠的是嘴皮子与善政。但现实里,一个人想说动一村人是极难的。

为什么?因为古代乡村社会是高度“宗族化”的社会。人们认族长、认祠堂、认世代佃主,不认陌生人。你想在村里动员青年组成队伍,不只是行政问题,更是“伦理”与“宗族”问题。

村里壮丁归谁使唤?当然是族长和里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