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历史不是爽文 > 第6章 雇佣兵是有奶就是娘的兵痞

第6章 雇佣兵是有奶就是娘的兵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雇佣兵不是一喊就来,是一堆麻烦的开始很多穿越小说里,主角手头有点银子,就随口招一队“雇佣兵”。这些兵通常都是“身经百战”“吃苦耐劳”“忠心耿耿”“来钱就卖命”,甚至说打哪打哪、死也不皱眉。仿佛招兵打仗就像淘宝下单一样轻松。

但现实是,你哪怕砸下银山,也不一定能招来可靠的兵,更别指望他们真为你卖命。古代的“雇佣兵”是极度现实的群体——吃你的饭,拿你的钱,但不一定干你的活;一旦断粮断饷、局势不妙,转头就能把你卖了。

你要知道:兵,永远是国家暴力机器的延伸,一般人根本压不住。你拿钱砸人,真以为自己就是主公了?一旦饷银发不下去,反手你就是待宰的“肥羊”。

古代的雇佣兵,不是义工。饭要吃好、酒要有、银子要足,尤其在战乱年代,他们随时能拿命换其他人的钱,你不给足,他们根本不会理你。

举个例子。明代末年,地方官招募“勇丁”剿匪,按人头发饷,每人月薪折银一两(已属偏低)。但这只是一部分,另还要发衣粮、酒肉、加班赏、伤残补偿、抚恤银。再算上“胀差”“拖欠”“亏空”,实发常常翻倍。

你招一百人,一个月就得准备三百两银子以上。这还只是维持平常训练和驻地巡逻。如果你还想打仗、出兵远征,那后勤得加倍筹措,否则一个来回,别说人没打赢,账先破产。

而且,兵不只是吃饭。战马、兵器、盔甲、弓箭、草药、靴子、鞘套、帐篷、马料、干粮,全得备齐。你不给,他们不会说“将就”,他们只会说:“换老板”。

兵变多半源于“饷荒”,古代史书中大量记载兵变事件,最根本的起因,不是政治口号,也不是被煽动洗脑,而是一个字——“饷”。

辽东兵变、明末西北兵变、太平军内讧、唐末藩镇之乱,基本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军饷发不下来。兵不发饷,先是哗变,接着抢粮,然后劫杀将领、洗劫城市、四散为匪。

你组了一队雇佣兵,刚开始也许听你号令,一旦没钱发,兄弟几个就会商量:“杀了他,银子分了。”

你以为他们会讲义气?不,兵就是职业打手,谁出得起价钱,谁就是“义气”。

雇兵不仅要招,还要养、要运、要安排、要协调。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后勤链条。

你得有人采买粮食、有人运输、有人安排行军路线、有人分发装备、有人结算工钱、有人处理伤亡。你还得有安全营地、饮水点、简易医疗所。你要是亲自来管,那你根本就不可能带兵出战——你天天都得去催粮、跑账、打补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