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饮酒?其十五
陶渊明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
赏析:
《饮酒·其十五》是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深沉咏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坚守的执着。诗作在描绘生活困窘与时光易逝的同时,传达出超脱世俗、坚守本真的豁达情怀。
一、困窘之境:生活的写实与铺垫
1. 居所荒芜,贫居之状尽显:“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诗的开篇,陶渊明便直白地描绘了自己贫困的生活处境。由于缺乏劳力,住宅周围灌木丛生,一片荒芜之态。这种对居住环境的刻画,不仅是简单的写实,更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它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生活的清苦,为后续对人生的思考埋下伏笔,暗示即便身处如此困境,诗人依然有着对生活独特的感悟与坚守。
2. 鸟翔人寂,孤寂氛围渲染:“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环境氛围。鸟儿在空中翩翩飞翔,增添了一丝动态之美,然而四周却寂静无声,不见行人踪迹。这种强烈的对比,渲染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不仅映衬出诗人生活的清苦与寂寥,更暗示了他超脱于世俗喧嚣之外,独自面对生活与思考人生的状态。
二、人生之叹:短暂与永恒的强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