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言志诗·其一
何晏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
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
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
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
赏析:
何晏的《言志诗·其一》以鸿鹄为喻,生动展现了诗人在政治环境影响下,内心从追求高远志向到渴望安稳生活的转变,深刻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复杂的心境与生存状态。
一、意象鲜明,寄寓情志
诗中“鸿鹄”这一核心意象,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开篇“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描绘鸿鹄结伴翱翔天际,“比翼”突出其相互协作,“戏太清”则勾勒出自由不羁、志向高远的姿态,象征着诗人曾经的壮志豪情与对广阔天地的向往。然而,“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网罗”这一意象瞬间打破美好,代表着现实中潜藏的危险与政治迫害,与鸿鹄的自由形成强烈反差,生动体现出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对未知灾祸的深深恐惧。“五湖”“浮萍”意象在诗后半部分出现,“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描绘出五湖的宁静与浮萍的悠然,象征着远离尘世纷扰、平和安稳的生活,是诗人在权衡利弊后内心渴望的归宿。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层层递进,将诗人的心路历程清晰呈现。
二、情感跌宕,真实诚挚
诗歌情感起伏变化,真挚动人。开篇营造出的自由欢快氛围,瞬间被“常恐”引发的忧虑所取代,形成强烈的情感落差,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安。这种对灾祸的恐惧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对当时险恶政治环境的真实写照。随后,诗人通过“岂若”引出对五湖生活的向往,情感逐渐转向平和与向往,从对危险的恐惧过渡到对安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妥协。“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以反问强化情感,表达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过往恐惧的解脱,情感真挚且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诗人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后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