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赏析:
《蒿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它以质朴刚健的语言,深刻反映了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一、 深刻的社会现实描绘
联军的虚伪与内斗:诗歌开篇描绘关东义士为讨伐董卓而兴兵,看似正义之举,“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展现出他们起初有着匡扶汉室的壮志。然而,“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生动揭露了联军内部貌合神离、各怀鬼胎的真实状况。他们为了权势与利益,不仅不敢与董卓正面抗衡,还相互争斗,自相残杀。“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袁术称帝、袁绍刻玺等事件,更是将诸侯们的野心与背叛暴露无遗,深刻揭示了东汉末年政治的腐败与混乱。
百姓的悲惨遭遇:“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诗人将笔触转向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士兵因长期征战,铠甲生满虮虱,而百姓更是大量死亡,荒野白骨累累,千里不见人烟,百里存一的惨烈景象,直观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的崩溃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