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诗词一万首 > 第27章 曹丕《杂诗二首?其二》

第27章 曹丕《杂诗二首?其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杂诗二首?其二

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

赏析:

《杂诗其二》是曹丕以独特视角,借浮云漂泊之象,抒发自身漂泊异乡复杂情感的佳作,体现了其诗歌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1、精妙的比兴手法

以浮云喻人生遭际:诗歌开篇“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描绘出浮云高高在上、姿态优雅的形象,宛如车盖般庄重。然而,“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笔锋陡然一转,这朵浮云不幸遭遇狂风,被吹向东南。这里诗人以浮云自比,浮云的“时不遇”和被狂风裹挟,象征着诗人在人生中虽有抱负与才情,却无法掌控命运,被无常的世事左右,无奈地踏上漂泊之路。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生动且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自然过渡引发共鸣:从描绘浮云到以云自比,过渡自然流畅。读者在看到浮云的遭遇时,很容易联想到诗人的命运,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巧妙的比兴,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委婉深沉,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2、真切的情感抒发

漂泊的孤独与思乡:“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诗人借浮云之口,表达自己在命运驱使下漂泊到吴会,却深知此地并非故乡,无法长久停留。这些诗句直接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安得久留滞”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化了这种情感,将诗人渴望回归故乡的急切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复杂的无奈与忧惧:“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诗人试图放下心中的感慨,不再诉说,却又道出客居他乡之人常有的畏惧心理。这里不仅体现了漂泊者对未知环境的不安,更蕴含着在乱世中生存的无奈。这种复杂情感的抒发,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动荡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