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代表作《翠鸟诗》。
翠鸟诗
蔡邕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
赏析:
蔡邕的《翠鸟诗》以精巧的构思、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借翠鸟的经历与情感,映射出诗人在东汉末年复杂政治环境中的心境。
1. 主题内涵
政治寄托与自我期许:从表面看,《翠鸟诗》描绘了翠鸟在庭院石榴树上的生活。但结合蔡邕所处的时代背景,此诗实则是他政治诉求与自我保护愿望的寄托。诗中翠鸟逃脱猎人陷阱,来到君子庭院,象征着诗人在政治斗争的险恶环境中,幸运地寻得庇护之所。“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表达出诗人渴望在新环境中,凭借自身的忠诚与温顺,依托君子的高洁品性,长久地保全自己,实现政治抱负,反映出他对安稳政治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期许。
对美好与安宁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庭院石榴树的美好景象,以及翠鸟在此处的悠然自得,不仅仅是自然场景的展现,更代表着诗人对远离政治纷争、获得安宁生活的向往。在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争权、政治黑暗的背景下,这种安宁美好的生活显得尤为珍贵,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稳定生活环境的渴望。
2. 意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