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470章 文艺的使命:至诚和鲁迅目光交织

第470章 文艺的使命:至诚和鲁迅目光交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至诚静静地坐在会场的角落,怀着一颗激动不已的心,认真倾听鲁迅先生激情四溢地演说。尽管他与鲁迅相隔甚远,模糊的身影在心中却愈加清晰。

鲁迅先生当年所留学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正是东北帝国大学 的前身,1927年王至诚肄业东北帝国大学,王至诚和鲁迅应该算是校友。王至诚和鲁迅之间的书信来往中获悉,鲁迅不管是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

王至诚回到上海后,实在没有想到他是一位难得的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后来,几乎鲁迅在上海发表或翻译的所有文章,他几乎都想办法阅读到。越来越觉得鲁迅是一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文学作品的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可以说鲁迅是中国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演说中首次提出文艺应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理念,强调革命作家的责任是要深入社会斗争的实际,令王至诚心潮澎湃,铭记在心。

随着演说的结束,按照事先与王一榴的约定,王至诚等旁听者需要悄然退出会场。窗外的雨丝飘落,王至诚透过窗子,看着鲁迅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敬仰与惋惜。鲁迅站在窗前,悠然抽着烟,雨水打湿了窗户,映衬出他那张满是风霜的脸庞。

这时,会场内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潘汉年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果断地提醒道:“乃超、雪峰,快让鲁迅撤离!马上!”他的声音如同警钟,唤醒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与会者们迅速为鲁迅让出一条宽敞的通道,大家的心中都是一份无形的责任与尊重。

鲁迅虽然身着皮鞋,步伐却异常轻快。他几乎没有犹豫,快速迈向主席台,抓起桌案上的一盒香烟,随即转身走去,仿佛在面对任何危险时都毫不退缩。在他被便衣保卫迅速带走的瞬间,王至诚捕捉到了那张憔悴却依然坚毅的脸庞,令人心痛。鲁迅的胡须如同锐利的隶书,彰显着他内心的坚定与不屈,那双黑色的眼珠中闪烁着一股令人敬畏的光芒。

接下来的发言者是彭康和田汉等人,他们在会议上讨论左联的工作进展。这是一次重大的筹备会议,由潘汉年代表中央文委进行组织,左联的党员们集聚一堂,气氛严肃而又热烈。左联的最高领导机构由常务委员组成,会议决定选举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等七人为常务委员,周全平和蒋光慈则为候补委员。

会议的进行让王至诚心中燃起了希望。他想象着左联的未来,充满了对文化界的憧憬。然而,随着会议的结束,王至诚却被叫住了,左联的成员许幸之热情招呼他:“去会场召开一个预备会和筹备会!”

王至诚跟随着许幸之和其他艺术工作者回到了左联的新会场,坐下后他发现大多数与会者都是陌生的面孔,显然并非书画界的知名人士。他们都是来自各个艺术院校的年轻学子,满怀激情与理想。

许幸之站上台,客套地开场后,正式宣布:“今天在座的有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艺专、中华艺大和白鹅绘画研究所的领导同志们,我们要讨论如何成立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以及其他文化项目。”

王至诚认真倾听,心中暗暗思忖。许幸之接着道:“我们计划在今年夏天成立社联和美联,推动文化界的全面合作。希望大家能积极发言,提出关于美联的理论纲领、行动纲领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

这时,王至诚站起身,声音铿锵有力:“我们要团结所有愿意进步的美术工作者,接受中央文委的领导,积极参与革命行动,提供各类艺术材料,组织写生团、摄影队、研究会等,推动文化团体的协议会,出版美术刊物。”

话音未落,台下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至诚顿时信心倍增,继续道:“我提议恢复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促进与苏联和日本的艺术交流,让中国书画走出国门,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丰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

就在会议气氛达到高潮时,突然于海匆忙闯入,神色紧张:“大家快撤!”他的声音打破了会议的热烈,令在座的每个人心中一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