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78章 第三国际:复杂的合作与矛盾

第78章 第三国际:复杂的合作与矛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21年9月,陈独秀回到上海与马林第一次见面,二人在中国共字号是否加入第三国际的问题上分歧很大,争吵几句后,陈独秀愤然离去。

张太雷接着说:“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0月4日,陈独秀被捕后,马林不仅打通了审判的各个环节,还重金聘请法兰西律师为陈独秀辩护,最终法庭以陈独秀私藏《新青年》杂志为由,象征性地罚款100元并保释出狱。10月27日,也就是陈独秀出狱后的第二天,在党内会议上,开始接受第三国际的援助。第二年7月,中国共字号正式加入第三国际。”

王至诚说:“中国共字号活动苦于经费短缺,马林提出要由第三国际提供经费援助。为了保持革命的独立性,共字号还谢绝了第三国际的一些援助。”

“希望加入第三国际的并不仅是共字号。”张太雷说,“从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到与越飞使团的多次接见,再到蒋司令率领国民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均体现出俄共(布)对孙中山人力、物力的支持。”

王至诚接着说:“1924年,孙中山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俄国有俄国的制度,因此不会放弃五权分立和三民主义。”

然而,孙中山去世后,汪、蒋先后派人前往莫斯科,主动请求加入第三国际,但未获回应。1926年,胡汉民参加第三国际执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表现得极为激昂,振臂高呼:“第三国际是革命的司令部,总参谋部。”会场上响起激昂的口号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会后,胡汉民还获得了苏共领袖的特意接见,蒋司令则被选为第三国际执委会名誉委员,并送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去苏联读书。

靖尧分析道:“去年邵力子率领国民政府第三个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回国后释放了一个信号,随着国民革命的成功,蒋司令为首的国民政府与第三国际的合作开始出现裂痕,分道扬镳似乎是早晚的事情。”

王至诚表示:“看来邵力子去年赴莫斯科并未为蒋司令带来预期的效果。”

靖尧接着说:“当时,邵力子赴苏联之前,国内的‘西山会议派’已打出反苏反共的旗帜,开除李大钊的国民政府党籍,解除了鲍罗庭的顾问职务。蒋司令接着制造的‘中山舰事件’,旨在通过此事件打击共字号以及汪精卫和国民政府的左派。又制造了‘整理党务案’,反对共字号发动的土地革命和工人运动。这些事件成为第三国际与国民政府之间激烈争论的焦点,双方的分歧愈加明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