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尧继续说道:“日俄战争,那是我们共同的噩梦,东北人民的亡魂至今仍在呐喊。你想过吗?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双亲,还有无数无辜的生命!”
日俄战争发生在1904年至1905年,日本与俄国之间在中国东北展开了一场不义的战争。战争前,东北早已在俄国的控制之下,俄军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制造了惨案,却拒绝撤军。日本在得到支持后决定出战,最终在1905年战胜俄国,中国东北的铁路权被平分,清朝灭亡,民国建立。
张景城仍试图辩解:“我觉得日本阻挡了俄军进一步侵略中国,对我们并非全无帮助。”
靖尧却冷冷一笑:“日本的所谓帮助,其实只是资本主义利益的争夺,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他们的父母在战争中丧生,变成了无数破碎家庭的悲剧。”
尽管中国并未参战,但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白蕉强调:“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他提醒人们不可忘记历史,靖尧则提到当时的报道,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对百姓的掠夺。
在极端困境下,许多共字号领导人成为他们的老师与引导者。靖尧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爱国运动,直到1921年留学法国,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
1924年,共字号某领导人以组织名义鼓励张景城去黄埔大学深造。而现在竟然在组织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去那些地方,给靖尧姐和组织带来了麻烦,差点儿误了大事,张景城越想越惭愧,意识到自己的错,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姐!”张景城抬起头,眼泪汪汪地说:“这一切,你怎么不早说呢?”
靖尧站了起来,语气坚定而温和:“1927年3月,北伐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这个时候王至诚从日本留学来,希望你鼎力协助他筹备文化救国计划,谁料你带着他到什么地方啊?”
“可现在我们该何去何从?”张景城无力地问。
靖尧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你必须承担起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王至诚默默流下泪水,捧着一幅破旧的《兰亭序》,缓缓走到靖尧面前,眼神中充满了悔恨与期待:“我们会把洋楼赎回来!”
靖尧摇头,眼中流露出痛苦,“你以为日本的敌特会轻易饶过?这地方曾是共字号的接头地点,现在不需要了。”她走近张景城,抽出一根荆条,脸上露出无奈的决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