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流速暂时放过了靖尧,目光转向王至诚:“至诚君,你相机里拍下了一位中国的重量级人物。我们急于想知道他是谁,什么模样?”
藤原朴田打断:“谁要找?直接告诉王至诚,他是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学生。”
王至诚略微放松,问道:“这个人姓甚名谁?”
川岛流速神情一正,回答道:“据说周先生就在这艘船上,你拍过照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朗朗乾坤、茫茫中国,周家可是大姓啊!”王至诚皱眉,心中狐疑。
“我考察过这位周先生。”川岛流速语气严肃,“周太玄,1895年出生于蜀地新都县的一个诗书世家,原名周焯,号朗宣,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
“我认识他!”王至诚惊愕道,“诗人、作家、教育家、翻译家!”
“不仅如此,他还是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川岛流速继续列举,“新文化运动期间,他与李大钊成立了少年中国学会,并担任巴黎分会书记。后来,他创办了《旅欧周刊》和《华工周刊》,近两年经常往返于蒙彼利埃、巴黎、日本之间。”
王至诚眉头紧锁:“不可能。”
川岛流速不屈不挠:“鲁迅曾来到日本拜见他的恩师,汉学研讨会曾邀请过他。他现在回国。”
“研讨会上谁见过他?没有吧?”王至诚带着怀疑,“他是中国文坛盟主,不可能私自赴日本参加这样的会议,更不可能乘这艘船回国。”
川岛流速继续说:“还有鲁迅的老乡,共字号的周恩来……”
“那更不可能了!”王至诚微微一笑,“共字号的上海军委书记,日理万机,根本没有时间来日本,你们也太抬举你们主办的什么汉学研讨会。”
川岛流速的脸色瞬间阴沉,手中的枪冷冷顶在王至诚的额头:“别打破我忍耐的限度!”
王至诚装作惊慌,声音颤抖:“你们连具体姓名都搞不清楚,我哪里知道?我登船时拍过许多中国大人物,可惜底片因川岛的豪夺强取,将相卷暴露在阳光里,毁了!”
藤原朴田伸手将枪轻轻挪开,拿出一沓照片,问:“这两个人,见过吧?”
王至诚接过照片,一位是共字号书记李大钊,一位是汪精卫,顿时脸色骤变,说道:“是又怎样?李书记曾留学早稻田大学,他现在北京日理万机,既有党内工作,又兼职北大,怎么会去日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