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点头:“但您在主张‘尊碑’的同时,也在极力‘卑唐’,将唐代书家创作一笔抹杀。”
康有为回忆着:“我早年学习过多种书法,终未放弃对王羲之《兰亭序》的研究。”
王至诚问:“康先生的碑学是基于南北朝的魏碑,您为何不尊古,却要辅佐清王朝复辟呢?”
康有为微微一笑:“看来至诚君对我康某人还是了解的。”
王至诚坚定地说:“康有为,名有为,已于前天(1927年3月31日)在青岛病逝……”
“啪!”康有为手中的茶杯落下,震惊道:“什么?他病逝了?”
紧接着询问:“你怎么知道的?”
王至诚走向垃圾桶,捡起康有为丢掉的报纸,一把扯下康有为的长发和胡子,正是他的老师佐藤松本,微笑着说:“我的佐藤先生,您的报纸还没有看完吧。”
“你怎么知道?”佐藤松本问。
王至诚说:“从你进房时,我就注意到报纸上的文字,3月29日康有为在岛城天游园的别墅内腹痛,于3月31日七窍流血而亡。你扮演的去世者,看到这则消息,会如此荒唐地来?”
佐藤松本后悔了,自己从事间谍这么多年,却忽视了细节。
“七窍流血而亡,并非病死。”王至诚说:“康有为虽然辅佐溥仪,但始终不同意他跟着日本的人走,你们可能投毒害他!”
佐藤松本叹息:“传言康有为在同乡宴时食物被下毒,导致腹痛与七窍流血。”
王至诚质问:“你们为了溥仪竟如此对待他?”
佐藤松本回应:“即便他逃往日本,继续鼓吹复辟,我们也曾支持过他。然而,推翻大清的是谁?难道国共的人在背后捣鬼?”
王至诚说道:“起初,康先生在我眼中不过是一名书法家,后来才了解到他是‘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非也!”佐藤松本冷笑道,“剥去光辉外衣,他不过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康有为1858年出生于官僚世家,虽努力求学,却连最基本的童试与乡试都未能通过。他接受西方文化教育,成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风云人物的老师。
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愤怒,得知342名官员上书光绪帝反对条约后,他与梁启超集结1300多名举人联合上书,请求光绪帝拒绝签署这项耻辱条约。
佐藤松本轻蔑地说:“这场公车上书没有康有为的签字,戊戌运动不过百日便告终,而康有为作为主要参与者,却在风声鹤唳中逃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