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汉英接到萧有和的命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快步来到典官所在之处。典官早在门口等候,瞧见赖汉英,赶忙迎上去,满脸堆笑地行礼道:“先生,您可来了,这堆缴获的东西可把我愁得够呛。”
赖汉英微微点头,安抚道:“典官不必着急,带我去看,今日便同你一起把这些物资理清楚。”
当二人走进放置缴获物资的仓库时,赖汉英也不禁有些皱眉。只见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类物品,枪炮、粮草、杂物混杂一处,看上去杂乱无章。
典官挠挠头,苦笑道:“这些东西是清妖留下的,原来的仓管不知去向,我连个能帮忙的人都找不到。这物品又一批接一批地运进来,我这脑子实在是记不住,还请先生多费心。”
赖汉英摆摆手,沉声道:“这是大事,需得仔细,你随我来。”他先让随从搬来几张桌案,铺上纸张,又备好笔墨,准备记录。
随后,他观察一番,依着清朝钱粮师爷盘存物资的习惯,指挥着众人把仓库里的物品粗略划分区域,粮食堆一处,银钱归一堆,枪炮子弹放一边,硝石、硫黄、柳木炭等也各自分开,其他零散杂物暂且搁置。
“先从粮食查起吧。” 赖汉英对典官道。典官赶忙凑过来,脸上露出几分难色:“这粮草种类多,又堆得高,我怕数不明白。”
赖汉英笑笑,示意他放心。唤来几个兵卒帮忙。众人爬上粮垛,用斗去量粮食。赖汉英则在一旁指挥,不时提醒:“轻些,莫把粮袋子戳破了。”待量出一斗粮食,便有人将其倒入筐里,筐满后,再由专人抬到秤上称重。赖汉英在一旁仔细盯着秤杆,口中默念数字,待称完几筐,便在纸上记下:“今日所量粟米,共若干石,小麦若干石,稻谷若干石……” 几轮下来,粮食的数量渐渐清晰。
几名帮闲的士卒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接着,他又把目光投向那堆银钱。典官赶忙解释:“这些银子多是散碎银块、银锭,铜钱倒是少些。”
赖汉英微微颔首,让兵卒把银子搬到桌旁。他拿起一块银锭,仔细端详,查看成色,又用戥子称重。旁边有人记录下每块银锭的重量、形状。称完一批银锭,又将散碎银块归总,融化制成标准银锭,再次称重记录。对于铜钱,则用绳子串起,每串一百文,数出若干串后称重,按比例算出总文数。不一会儿,银钱的数目也有了大致眉目。
这一番操作愈发的让典官和士卒佩服。
最后,赖汉英来到硝石、硫黄、柳木炭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