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脸上有了一丝不易觉察的严肃:“姜皎,你还有什么事要和朕说的吗?”
“陛下,臣建议设立河东节度使,因为河东军大总管薛讷,现在已经去幽州和檀州了。他的主要精力是对抗契丹和奚,伺机夺回营州。”
“如果设立了河东节度使,你认为谁当这个节度使合适?”
姜皎略低头轻轻地说:“臣以为姚崇是最合适的人选,河东节度使是重要职务,他做过宰相和兵部尚书,是能胜任的。”
玄宗听了姜皎的话,有些生气:“你什么时候和张说串通一气了?怎么和张说说的如出一辙?”
姜皎赶忙鞠躬行礼道:“臣是与张说探讨过此事,但都是对陛下忠心,为大局着想啊。臣的建议假如不合陛下的观点,希望陛下海涵。”
“好吧,朕不怪你,你出去吧。”
“臣谢陛下海涵,臣先离开了。”
姜皎拿着那本记录本离开了,他要根据此记录本搜集缺少的书籍,填充到甘露殿的书架上。
在第二日的早朝上,大臣们上奏了一些国事,递交了一些奏折后,又议论了一些要事。再没有大臣上奏事务后,玄宗宣布:“朕和诸位爱卿搬到大明宫宣政殿上早朝,已经有一些时日了。宣政殿北面不远的紫宸殿,面积也很大,朕打算在退朝后去那里接见大臣,直到中午时离开。”
玄宗宣布完了到紫宸殿接见大臣的事后,没有大臣再进谏和奏事,就宣布退朝了。
玄宗来到了紫宸殿门口,七八位护卫和两名宫女,陪同他一起到了紫宸殿门口。
其中一个高挑个头,面容还算漂亮清秀的宫女,拿着一盘钥匙,用其中一把打开了紫宸殿的门。
玄宗和陈晓礼,以及两位宫女进入了殿内。陈晓礼站在门口把殿门关上了,两位宫女则是站在书桌东侧八米开外了。有七八名护卫在殿门外的走廊里,每隔两米站立一人。
唐玄宗在紫宸殿书桌北面的椅子上坐下来了。玄宗已经在去年清理过一次这张书桌的抽屉,里面已经是玄宗让宫女提前放入的笔墨纸砚了。
这时候殿门开了一道缝,外面的护卫跟陈晓礼耳语了几句,又把殿门关上了。
陈晓礼向玄宗行拱手礼道:“回禀陛下,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求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