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帝坐在龙椅上,眯着眼睛说道:“诸公对于两项决议都认可的,就不必多言了,先说说第一项吧,反对出兵北上的有吗?有就站出来说说意见。”
意见当然是有的,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高级官员对此持有意见,只是这话他们不能站出来先说,得由那些摇旗呐喊的小弟们先站出来试试水。
而试水的官员嘛,自然是那些整天舞文弄墨,听风是雨的言官了。
这些家伙通常少有实权,除了一些特殊时期,又或者是皇帝给他们弹劾的百官的权利,否则他们的作用基本上就是试水的棋子。
不是否认他们的正面作用,毕竟言官,谏官也是可以在一些时候起到对君主的规劝作用,只是作用极小,在君权至上的时候,如果规劝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么也就不至于花样亡国了,只能说权利还是要分割出去才能保持清醒。
南方派代表的州牧黄承轩做了一个隐晦的动作,后面与他有利益瓜葛的邓豪便站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不可。”
“嗯?”崇宁帝眼眸微睁,他就知道这帮南派的老顽固肯定要急着跳出来。
“陛下,臣认为出兵北上,在现在这个阶段来看是不合适的,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一旦陷入与罗刹国之间的战争,那么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将会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
“因此,依臣来看,还是暂且忍让,厚积薄发,不应在此时轻易开启战端,就算我们能战而胜之,也难以弥补付出的成本啊!”
“嗯…朕知道了,还有吗?其他还有谁有不同意见的?”
崇宁帝心中没有丝毫波澜,这些家伙的不同意见他心中一清二楚,甚至他都能替他们说出一大半来,一点新意也没有。
随即又接连站出一些官员,给出的反对意见大同小异,不过都是南派的官员。
崇宁帝身后稽卫司成员暗中记下了那些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员名单,待到事后再做具体甄别。
“第二项,在南方试行改革一事谁有什么不同意见?”
最初关于北方出兵一事,大家争论一番或许还有各自的道理,而现在轮到南方改革,尤其动的是土地方面的利益,那牵扯可就广泛了,不仅是首当其冲的南方派们站出来反对,就连有些看到危机的北方派也站出来表示是不是应该再慎重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