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见刘安平好半天没有回他的话,急声道:“安平,我也不是想让你加多少的量,哪怕加一二百斤都行。”
刘安平越发的沉默了。
听村里人都说刘栋这个支书很滑头。
难道那些传闻都是假的。
他竟然是为了我收蘑菇的事情,而求上门来的,且还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村里人能够多一些收入。
刘安平有些看不懂眼前的这个山水村支书了。
“支书,并不是我不想加量。你也知道,一旦我回学校上学去了,这卖菇子的事情,就只有我姐一个人去干了。所以,我这才限定一天只收两百斤的菇子的。”
刘安平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
支书立马插话进来道:“我能理解你的决定。如果要是你姐一个人弄不过来,我可以让我家那几个小子过来帮忙。”
刘安平摇了摇头。
帮忙。
这可不行。
我好不容易跟国营饭店的李科长建立了关系,我可不希望这一层关系变得混乱起来。
支书见刘安平摇头,以为刘安平拒绝收购蘑菇加量的事情,神色着急。
“支书,你说收购蘑菇量的事情,我可以考虑考虑。不过,我需要知道支书你为什么想让我多收一点蘑菇。”
刘安平瞧出了支书脸上的急色,赶忙抢话说道。
支书一听这事还有的商量,顿时松了一口气,“安平,我也不瞒你。其实,前天我去县里开会了,县里指示,全县各公社、各生产队、各村要搞一次脱贫大评选,而入评选的基本条件,就是各家各户能拿得出一百块钱出来。”
其实,支书还有话没有说全。
不过,刘安平听了支书的话后,还是愣了愣。
脱贫大评选?
拿得出一百块钱?
这是什么样的一个脱贫大评选。
“所以,支书你的意思想让我继续收菇子,让村民们增加一点收入,好以此来入这个评选?”
支书重重的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你也知道,我们山水村太穷了,全村六十七户,能拿得出一百块钱的,以我的估计只有半数户。不过,这几天里,我听说你收菇子,能让村民们挣上一些钱,虽不多,但至少也能增加一些。”
刘安平心思动了动。
就自己这些天以来收购的蘑菇量,山水村贡献了至少有四千多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