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姐的学费都得靠我们打工自己挣,她刚开学,我连路费都没挣到呢!
所以小雄是吧,我可以教你们父子俩打烧饼,但你要有心理准备,摆摊很累的。”
“姐,谢谢你,我懂,也不怕吃苦,我愿意跟着你学。”
宋清歌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她为什么会打烧饼,其实也是因为娘家哥宋铭夫妻俩干过。
她去摊位上帮过忙,一来二去的,自然也就学会了。
她喜欢吃吊炉烧饼,苦于这边没卖的,且这是个体力活,他们父子俩正好适合干。
等生意稳定了,再准备点撒子、豆腐串、铁板炒菜做配卖,在人口密集的南锣鼓巷,一天下来绝对比他们出去打工挣的多。
小熊的行动力还算迅速,当天就去割了玻璃给她换新,这样晚上就不会漏风。
清歌看他积极,也不好意思再睡,让他骑三轮带她去郊区市场,寻找制作吊炉的厨具。
两个人逛到晌午,一个人买了一个烧饼夹菜一瓶水,吃完继续找,最后还真找到了。
“喏,就是这样的式儿的,我手里也没钱。
你们恐怕要去借点钱拿下它,还有那个铁板炉子,都得拉回家,这样我才能教你,”
清歌给蔡健雄写了一份清单之后,就带着他回了家,“你们得快点,我最多停一周就走。”
回到家之后,清歌也没歇着,接着家里剩下的原材料,又摆了三天的摊。
手头的钱加上摆摊的钱凑够三百块钱之后,就不再干了。
正好蔡健雄将家伙事儿买回来,他的父亲蔡刚也出院回了家。
无须客套的话,她让他们将东西拉到她家,从和面开始教。
打饼、炸撒子、卤煮豆腐串鸡蛋、铁板土豆胡萝卜包菜丝等,用什么调料,发面到什么程度,事无巨细,让他们做笔记,一步步详细的记录下来。
第一天是她做,他们看,第二天他们动手她指挥,到了第三天做出来的成品已经能够拿出去给邻居们品尝了,且反响很不错。
第四天他们找到了能摆摊的位置,她过去监工了一天,看到从无到有,父子俩都很开心。
“好了,师傅我该去上学了,你们有啥事儿给我打电话,最好晚上八点以后。”
——
次日天还没亮,清歌就拎着自己的行李打车前往火车站。
因为提前三天就买了票,这趟车又是白天始发,所以卧铺票很充裕,她选了个中铺躺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