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生态链
新书推荐:美艳教师、大叔好凶猛、好吃,不过饺子、乡村艳妇、乡野情事、标记我一下、独占春色、和大叔奔现后、男朋友出轨之后、极品诱惑
自行车还没蹬到家门口,老远就瞧见自家院墙外黑压压聚着一群人。初春午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他们身上,众人或蹲或坐,像一群归巢的倦鸟,正晒着太阳唠嗑。
等王安平骑近了,才看清是三爷爷王信、王兴业、陈桂香婶子等一干村干部和热心村民,显然等了有一阵子了。
“吁——”王安平捏闸下车,把自行车交给蹦跳过来的三妹,看着纷纷站起身的乡亲们,故意板起脸,“都这个点儿了,不回家扒拉午饭,全蹲我家门口当门神呢?”
陈桂香婶子性子最急,抢先笑道:“可不就等着在你家蹭顿好的嘛!”她紧跟着往前凑了一步,压低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急切,“安平,咋样?那事儿……成了没?”她指的是去铁矿厂卖菜的事。
“我姐夫不是早回来了吗?”王安平一边掏出烟盒散烟给男人们,一边诧异道,“他没跟大伙儿说清楚?”
“说了说了!”陈桂香忙不迭点头,脸上还是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期盼,“就是……就是想听你亲口说说,心里才更踏实!”
王安平划着火柴,给自己和凑过来的王兴业点上烟,深深吸了一口,才在众人焦灼的目光中朗声道:“谈妥了!九分钱一斤!七天送一次,每次不低于五百斤!”
“嘶——”尽管心里早有预期,听到这“九分钱”的实锤,人群里还是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随即每个人的脸上都绽开了难以抑制的惊喜笑容。
九分钱!这可比麦子、稻谷的收购价还高出一分钱!一亩地的粮食才产多少?可这蔬菜,伺候好了,亩产上千斤那是轻轻松松!这账谁不会算?
三爷爷王信坐在小马扎上,没起身,只是吧嗒吧嗒地抽着那杆磨得油亮的旱烟袋。
苍老的脸颊上,那一道道深刻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笑意像藏不住的春光,从眼底一直蔓延到嘴角。
他虽没说话,但那微微颔首和紧握着烟杆的手,都透着一股尘埃落定的欣慰和骄傲。
王安平散完烟,看着兴奋的众人,接着道:“后天,棚里估计又能摘一批黄瓜。我姐夫在县城几个厂子里还有些门路,后天我跟他再跑一趟,去探探那边的口风。”
这时,陈桂香婶子忍不住插嘴问道:“安平,你之前不是说卖给厂子不如零卖价高吗?这……”
她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王兴业没好气地打断:“你个老娘们儿瞎掺和啥?老爷们商量正事呢!赶紧滚回家去!”
王安平连忙摆摆手,笑着解释:“兴业叔,没事儿!婶子不问,我也正要跟大家伙儿说明白呢。”他看向众人,语气诚恳,“卖给私人零卖,价格确实能更高一点,这个不假。但是,咱这反季菜,价格本身就已经是应季菜的好几倍了!偶尔买一次尝尝鲜,大家图个新鲜劲儿,舍得!可要让大家伙天天掏这高价买菜?不现实!”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朴实的脸:“可卖给单位就不一样了!第一,单位有钱,公家的钱,不在乎这点差价;第二,单位买去,主要是招待兄弟单位来的客人,或者给领导、劳模改善一下,用量不大但稳定!咱们呢,就得多找几家这样的单位,把路子铺开!这样,咱们的菜就有了稳定的去处,心里也踏实!不像零卖,刮风下雨没人去集市咋办?菜烂在手里找谁哭去?”
他深知这年月老百姓过日子的精打细算。蔬菜这东西,有咸菜萝卜就能对付一顿饭,谁会舍得天天花能买三斤萝卜的钱,就买一斤黄瓜?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年代,这份“奢侈”的消费习惯,远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