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冷时,教育专项小组经过各种实践调查会议讨论还有各界人士的建议,终于出了一个大体框架。
5岁下托儿所,6-11小学,12-14初中,其中8岁后每年春耕夏收秋收参与社会活动,初级学校同样分主课和技术培训班,兼顾升学和就业,往前还有深造课程,但暂时不考虑。
托儿所和小学每个区开设,初中暂时因为人数原因,只计划建一所,落在3区高级学校附近,并且学校配置食堂和宿舍。
有监护人的学生可以考虑走读或住宿,没有监护人托管宝宝食堂的孩子就住在学校的宿舍里。
这样等于把孤儿院给吞并了。
“挺好的,孤儿院听起来就凄凉,跟着学校走。”
“还有宝宝食堂,以后人数多了,不好都安排过来,我提议在各区建宝宝食堂分号。”
会议室里的人交换了个眼神,
“有什么问题吗?”
胡芸一脸天真问。
众人看着躺在会议桌上无聊划水的种田圣母,没有,没有问题!
第一座宝宝食堂出世时,林峡谷差点打出狗脑袋,那还是种田圣母赐予的神迹,现在竟然都顺理成章自己建立分号了。
偏偏胡芸说的一本正经:“以前有8岁以下孩子的家庭可以优先落户1区,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公共福利,能够更近地瞻仰种田圣母,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对吧?”
“所以现在在各区分建宝宝食堂,是非常合理的。”
众人:………
是是是,为了教育公平,绝对不是把集体资源划给为女人争取冠姓权的宝宝食堂。
本来应该跳出来反对的兄弟互助会会长刘立林捧着一个玻璃水杯,闭着眼睛装聋作哑。
说完学制食堂宿舍,来到了林灵童最关注的基础工资这一块。
8岁后参与社会实践肯定是有岗位工资的,但一年劳动两三个月,出力又比不上大人,肯定不多,那基础工资的重要性就上来了。
“幼儿园和小学每日6铜,孤儿另有补助,名列前茅可获得奖学金,初中按成绩提升,特别优秀可跳级,做出科研方面的贡献可破格分房子…”
坐在台下的林灵童捏了捏拳头,破格,这是他争取到的权利。
“符合年龄但已经毕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继续工作或者重返学校。1-5岁托儿所,6-8岁用新教材,9-11岁以上入学以扫盲班的课程为主,12岁以上跟着现有成人教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