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林峡谷除了一些技术管理岗,都实行铁打的岗位,流水的工人。
普遍的流程就是,新来的人在扫盲班期间安排地里的农活,扫盲班比较灵活,随处可建,可以建在大片农田集中的地方,方便上课。
而到了初级学校时,上技术班就安排对应的岗位,没有对应岗位或者岗位不够,就安排挖矿修路建房等等,最开始轮换得更快,现在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大概两个月换一次,基本跟着课程走。
到了中级学校,三十五岁以下的一律投入兵营训练,兼职治安管理,而三十五岁以上这个学历基本都坐到了管理岗和技术岗,老师计分员科研等等。
这样的体系运行下来,大致保证了公平,铲屎的人不会一直铲屎,挖矿的人也不会一直挖矿累坏身体,大家都有换到轻松岗位的机会,有机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如果施行定岗,就等于不再流动,那凭什么铲屎的人就要一直铲屎呢?
这和她们一直追求的理想背道而驰了。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你们根本不知道,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来的工人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生产上,就想把时间混过去换下一个岗位,不认真工作,效率怎么提高。”
“那定下来就一定好吗?现在轮岗,大家都有点紧迫性,怕自己表现不好在档案上被记一笔下次分配到艰苦的岗位去,陷入恶性循环,一步错步步错,有这根绳绷着,大家多少都不会太过分,可若是定下岗位,同事都是熟人,时间久了不免又会产生什么人情世故,你闭一只眼,我闭一只眼,然后把事情给糊弄过去,这样难道就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了吗?”
“那我就得问你了,就是因为怕被记录档案,一步错步步错,所以导致很多人都巴结讨好管事,管事也不愿意得罪人,怕回头被报复,这样一来,你好我好大家好,档案就成了一张废纸,管什么用。”
“难道定下岗位,工人就不会想要好点的待遇巴结管事吗?在不流动的情况下,更不敢撕破脸吧。”
大家各抒己见,又吵成了一锅粥。
还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定下章程。”负责教育的建国吱声。
面红耳赤的众人看向她。
“初级学校成立两年,这月底会有一批没能达到中级学校升级资格的学生毕业,按照规矩将进入全天岗位,不再安排课程。”
“什么?竟然有人升不了学?”
要知道林峡谷才第三年啊,读了两年初级学校,这批人可是最早来到林峡谷,有时间优势的啊!
初级学校刚成立时,林峡谷才五百人,现在都发展到七千多人,可见这五百人有多么明显的时间优势。
可就是这样都还升不了中级学校!
一些人不免在心里轻视起来,他们来更晚的都坐到了这里。
建国摊了摊手:“人数不多,十个人左右,年纪大头昏眼花的,或者身体某部分残疾力不从心的。”
林峡谷的教育资源还是太稀缺了,他们只能保证在两年时间内每个人都排到五门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