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 第160章 暗流涌动

第160章 暗流涌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兵部议事厅的檀木大门被晨雾浸得发潮,推开来时发出吱呀轻响。

林风踏进门的瞬间,便察觉到了异样——七位往日里常与他共商军务的老臣,此刻全挤在东首窗下,本应摊开的军报被反扣在案上,最年长的李侍郎正用袖子擦拭案角,动作刻意得像在掩盖什么。

"林大人早。"赵德昌第一个迎上来,鬓角的白发被风掀起一绺。

这位向来直爽的右侍郎今日眼神游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他紧张时的老毛病。

林风扫过众人,发现除了赵德昌,其余六人连正眼都不敢与他对视,刘尚书的茶盏搁在案边,茶水已凉透,显然他们在此等候多时,却连茶都没心思喝。

"诸位这是在等我?"林风解下玄铁虎符搁在主位,动作不疾不徐。

他注意到李侍郎的喉结动了动,目光在他腰间虎符上闪了闪又错开。

昨日柳如烟说的"兵部老臣动向",此刻终于有了实感——这些人分明在避讳什么。

"林大人,"左侍郎王廷举突然开口,声音比往日高了三分,"前日您说要裁撤三边军老弱,末将有个疑问......"他话未说完,李侍郎的鞋尖轻轻碰了碰他的靴底。

王廷举的话头戛然而止,手指攥着朝服下摆,指节泛白。

林风垂眸掩住眼底暗芒。

他记得半月前在演武场,正是王廷举拍着胸脯说"老弱士卒占粮不战,裁得好"。

如今态度骤变,背后定有推手。

他漫不经心地翻开案上反扣的军报,指尖在"蓟州秋粮"四个字上顿住——这是户部送来的军粮清单,本该由周元庆过目,怎会出现在兵部?

"周尚书昨日来送粮册,"李侍郎突然插话,声音发虚,"说......说要与咱们核对数目。"

"周元庆?"林风抬眼,目光像淬了冰,"户部管粮,兵部管兵,他倒热心。"他注意到李侍郎的手在案下攥成拳,袖口露出半片暗青绣纹——那是周府家仆的衣料纹样。

议事厅的炭盆"噼啪"炸响,火星溅在李侍郎脚边。

他猛地缩了缩脚,额头沁出细汗:"林大人明鉴,我等绝无他意......"

"李大人,"林风突然起身,玄色官袍带起一阵风,"你袖中藏的什么?"

众人皆惊。

李侍郎下意识去捂左袖,却见林风已扣住他手腕,从袖中抽出半封密信。

信笺边角染着朱红印泥,抬头赫然是"元庆兄台亲启"——周元庆的私印正盖在落款处。

"周尚书让你们问我的'新政'?"林风捏着信笺轻笑,指腹碾过信中"寒门当权,必乱朝纲"几个字,"他倒会借刀杀人。"

李侍郎"扑通"跪地,老泪纵横:"林大人,周尚书说您要动祖制,我等......我等怕断了儿孙的路啊!"其余几人见事已露,也纷纷跪下,王廷举扯着林风的袍角:"我等被周贼蒙蔽,求大人恕罪!"

林风望着跪了一地的老臣,喉间泛起冷笑。

他早该想到,周元庆作为保守派首领,见他推行科举改制、裁撤冗兵,断了世家子弟的晋升之路,岂会坐视?

他弯腰扶起李侍郎,指尖在对方腕间一按——那是暗卫特制的醒神穴,"起来吧,本帅要的是做事的人,不是跪着的人。"

李侍郎抹了把泪,抬头时眼底多了丝敬畏。

林风将密信收进袖中,声音沉如铁:"三日后,本帅要见周尚书的粮册底本。"他扫过众人,"若有谁再被当枪使......"他拍了拍腰间虎符,"这虎符,可认不得旧情。"

出了兵部,林风并未回帅府。

他站在檐下望着漫天飘起的细雪,从怀中摸出柳如烟昨夜塞给他的密报——"周府近半月来,每夜子时都有灰衣人出入后门"。

他攥紧密报,对候在廊下的暗卫道:"去请柳姑娘来见。"

暮色漫上屋檐时,柳如烟踩着满地碎琼进了帅府偏厅。

她卸了日间的宫装,换了身青衫,发间只插一支木簪,倒像个寻常书童。"林大人要查周府?"她从袖中摸出个油纸包,打开来是半页染了茶渍的账册,"这是户部密档库里的军费流水,前半年拨给三边军的银子,有三成进了漠北'丰源商号'——那是敌国细作的幌子。"

林风接过账册,指腹划过"丰源"二字,眼底寒光乍现:"周元庆不仅贪墨,还通敌。"他将账册收进暗格,"明日让暗卫在茶楼传消息,就说户部粮册对不上数。"他抬头看向柳如烟,"要真真假假,让周元庆自己慌。"

柳如烟笑了,指尖绕着发尾:"林大人这是要'敲山'?"

"不,"林风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是要让他自己往陷阱里跳。"

同一时刻,百里外的云梦山被浓云笼罩。

苏婉儿裹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短打,混在天剑宗外围弟子中,听着他们嚼舌根。

"听说掌门要关山门?"

"嘘!"年长的弟子压低声音,"我昨日见掌门和两个穿皮裘的漠北人在演武场说话,那刀鞘上的狼头纹,和前年袭边的敌兵一模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