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2();
read2();看了部老电影,濮存晰、姜武等一群老戏骨演的,《洗澡》。
北方人喜欢搓背,我几乎每周都去,无论春夏秋冬。没有搓背就感觉不是洗澡,好像成了一个固定的程序。
到了苏州这么多年,也一直忘不了这个习惯。只是相比于山东来说,苏州的浴池太少了,也不正宗。洗澡就是洗澡,搞得乱七八糟的太多就不是洗澡了。
图片
很小的时候是老爷子带着去,后来是和发小两个人,周末不上课的时候,家里给20块钱,正好两个人,搓背巾、洗发膏、沐浴液自己带。
北方的澡堂子不像苏州一样只有大池,大池不卫生,所以我一直只用淋浴,从不下大池。北方浴池有单间,一个单间5块钱,搓背5块。
那时候物价很便宜,现在会员卡打过折之后也要在100之上,东吴水韵等要几百块,曲水兰亭一个人要1000多,但朋友喊了几次都没去,总觉得那不是个洗澡的地方。
那时候理发也便宜,记得好像是三块钱,5块钱是最好的。现在理发怎么说也得几十块钱。
前段时间有一次老爷子很高兴的问我,让我猜他理发花了多少钱?原来是他的一个钓友去理发,拉着他一起去了,在一个超市里面,一个人只要15块,这估计是苏州最便宜的理发价格了。
这部电影有一些细节,反映了当时的人际关系,更单纯,更讲人情味一些。
比如看到朋友被追债,不用开口,直接拿了2万让他凑手。那时候的2万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工资才几百块钱。
现在很少有这种情况了,除非关系特别好的。这也是人心不古,劣币驱除良币的后果之一吧。
人情社会有它的缺点,但更多的还是优点。它最被诋毁的缺点是一切都关系化,这确实在某些程度上是个问题。
但是老外也讲关系,并且更讲关系和圈子,讲阶层,讲出身。这一点很多人有误解,觉得西方好像什么都自由公正,不用关系一样,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好了,随便聊几句,聊的不一定对,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而已。
这与炒股不一样,投资中的很多事情答案是唯一的,是非常明确的,我们懂所以我们说了外人不敢反驳,除非他有充足的理由。
但是其他事情不是,其他事情就是闲聊。我并不认为我的观点都是对的,并且很多事情本来也没有唯一的答案,或者说答案本来就是多样化的。
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立场,会受到自己的喜好和立场影响,这就导致了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甚至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变化,这很正常。无须追求标准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
还有养育孩子也是如此,虽然看了很多书,也经常向很多老师及朋友请教交流,但是依然不懂,所以我们很少聊起孩子的教育,何况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有一次批评孩子批评错了,我诚挚的向他道歉,我说请你原谅爸爸,爸爸虽然很想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爸爸,但是爸爸也没有经验,也是第一次当爸爸,也要学习,在这方面也会犯错。
尤其是在养育老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到老二老三出生之后事情就好多了,因为有经验了,很多错误都犯过了,但是依然不敢说懂,所以依然不敢多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