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 > 第442章 欧阳修大爆料

第442章 欧阳修大爆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啥都没说,只是说无论是什么罪,他都愿意给自己的子弟承担......诸如此类。”

“要不要我也跟过去,然后计划一下,演点儿东西?”

“算了算了,韩少卿都没下令呢,怎么敢啊......”

“也对......”

随着欧阳修把门给关上了,章询和右少卿的“家常话”,也是随之被搁置在外。而欧阳修则是靠近了一下韩执,问道:

“韩少卿今日寻了那般冠冕堂皇的理由寻老夫来,是所为何事啊?”

“欧阳先生先生折煞学生了,快快请坐......”韩执此时连忙起身,笑道。

“莫要绕弯了,你且说说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欧阳修摆摆手,道:“你帮老夫,为那三十七名学子寻了个交代。老夫这个做先生的,自当也要给你一个交代。”

“既然如此,学生也不拐弯抹角了——”韩执此时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庆历三年九月初七,李淑用这方私印签发茶引时,欧阳先生可还记得当日枢密院有无异常?”

欧阳修坐下,摸着胡子道:“老夫只记得,庆历元年吴遵路升任发运使时,宋庠时任翰林学士,力荐之辞甚切。可吴转运本是常州知州,按例当由三司考课迁转,却突然跳过御史台核议 ——”

“跳过核议?” 韩执翻开《长编》抄本,疑惑道:“皇佑元年御史台弹劾宋庠时,曾提及庆历三年江南茶税短绌八十万缗,恰是李淑到任首季......”

“不知先生可记得,李淑从节度推官跃升至转运使,其间是否有宋庠插手?”

“何止插手!” 欧阳修微微叹气,“当年李淑丁忧未满便起复,按《礼》不合规制,却得宋庠亲撰札子呈送御前。老夫当时在知制诰任上,曾见宋庠夜访枢密院,第二日李淑的迁转文书便绕过中书省发出。”

“李淑迁转运使一事,最奇处在于制词中‘经画财利’四字 —— 此等职事本应属三司盐铁司,却偏偏落在转运使头上。老夫后来才知,那道制词是宋庠亲笔所拟,连‘特旨’二字都是他的手书。”

“景佑五年私铸案后,枢密院曾明令回收废印,为何庆历三年李淑还能用私印签引?先生可记得,宋庠任枢密使时,是否修改过官印核验规制?”

欧阳修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此事老夫倒是有些印象。宋庠任枢密使时,曾提出要简化官印核验流程,说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

“当时老夫虽觉得此举有些不妥,但他执意如此,最终连老夫都瞒了过去。如今想来,怕是他早有谋划,故意给李淑用私印签引留下可乘之机。”

欧阳修从袖中摸出一卷用素绫包裹的文书,展开后可见枢密院特有的云纹底纹:“这是庆历二年十二月的枢密院堂帖,宋庠在此处亲笔批注‘转运使印三年一核’,还特意圈注‘江南东路可延至次年春’。”

“彼时老夫正在应天府赈灾,待回京时新规已颁,而李淑恰于庆历三年四月到任江南。”

韩执摸着下巴,边思考边说:“三年一核的空档,足够李淑用私印签发半年茶引。先生可还记得,新规实施后,少府监的验印文书是否被刻意积压?”

欧阳修再道:“庆历三年五月,少府监丞曾递《官印核验异常疏》,称‘江南东路转运使印逾期未缴’,但这份奏疏在枢密院滞留三月未批。”

“所以说,若是宋庠参与了此事,怕是谋划许久了......”

喜欢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请大家收藏:()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