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这五军都督府设在地方,难保不出现干涉地方之举啊。”而在此等态势下,曹震却开口道。
“毕竟每个都督府都囊括了不少州郡县,关键是在他们之下,还直辖了规模不小的精锐之师,这,这……”
眼下仍是处在乱世之下的,曹昂这样的改制,在很多人看来太惊世骇俗了,闹不好,是要出现问题的。
“所以在地方,募兵的权力,不能归五军都督府所辖,而归各州都司负责。”见曹震欲言又止,曹昂微微一笑道。
“五军都督府与各州都司,是没有直接统属关系的,而两处却是直接听命于中枢的,对外宣战的权力在中枢,没有中枢明确的军令传达,擅自出动大军者视为谋逆,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其他高级将领,是有权拒绝的。”
“同理,在没有中枢明确的指令下,各州都司不得进行募兵,以补充到五军都督府诸军各部所缺建制下。”
针对于军制改革这一块儿,曹昂是反反复复的考虑,也是这样,他才初步明确了中枢设大都督府,兵部等有司,以此分管对外宣战,调兵,统兵,练兵等主要权责,而这些又牢牢把控在皇权治下。
针对中枢的对应改革,有了五军都督府,都司,建设卫戍等对应机制,以此进一步完善曹氏今后要掌控的军队框架。
因为曹昂知道今后的历史轨迹,所以他知府兵制、团练兵制、军户制等带来的利弊有哪些。
也是基于上述种种,曹昂就想把征兵、募兵、军屯等糅杂到一起,形成一套属于曹氏的军制出来。
当然这一军制的落实与运行,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
即在今后,曹氏必须保持对外扩张之势,并且要形成以战养战的总基调,如此方能维系住如此规模的军队。
失去这一前提,那就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垮掉了。
毕竟在现阶段的生产力、粮食总产方面,真要是长期保持住一定规模的军队,这对中枢财政的压力是很大的。
也就是说,这套体制能否运转起来,前提条件是曹操、曹昂父子俩的寿命,只有父子俩活的够久,针对于一些战略方针的明确,才能给后世打下一个好基础,失去了这一基础,则曹昂的谋划就是一则笑谈。
不过对于这件事,曹昂还是有信心的,他在此前崛起下,可是切实帮到曹操分了不少忧,避免了其对外领军的次数,而等到曹操横扫了北方,曹昂顺势荡平了江东,曹操也好,曹昂也罢,就都不会再对外征战了。
即便曹操有此想法,曹昂也会设法劝阻的。
毕竟麾下有那么多武将能驱使,关键是曹氏、夏侯两族子弟,到那个时候也在军中崭露头角了,曹操大可不必再通过对外征战,来树立与巩固自身权势了啊!!
喜欢我的父亲是曹操请大家收藏:()我的父亲是曹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