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让卑下给公子带话,公子无需为这些跳梁小丑心烦,待公子镇平荆南诸叛,凯旋归襄之际,荆北之地势必会归于平静!”
能叫贾诩讲这样的话,不容易啊。
曹昂听后心生感慨,对贾诩的明哲保身,曹昂是最清楚的,但这不正是曹昂所想看到的吗?
其实从出任南阳太守以来,曹昂就知自己麾下所存问题。
随着所辖诸地不断地增多,就在所难免的出现一类现状,即大规模举荐群体担任各级职官下,其中势必有一批人在曹营心却不在的群体。
这件事一直在曹昂心里搁着,但是曹昂却没有对外表露出来,因为曹昂知道时机还没有成熟。
直到荆南出现叛乱,由此产生了诸多的风波与影响,让曹昂知道他一直在等的时机来了。
心里没有曹氏的,排斥与厌恶曹氏的,在局势的不断变化下,势必会以各种方式蹦跶出来。
这不就有了更迭的机会?
一批接一批的寒门庶族子弟,从各地汇聚到曹昂所定诸院中,这就给了曹昂敢这样做的底气。
即便是把一批人给换掉了,那么在各地书院通过考校的,是能第一时间进行补充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既然有那么一批人渴望得到重用,而又有另一批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曹昂为什么就不能进行替换呢?
连忠诚都没有,凭什么得到曹氏的重用与福泽?
过去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有留恋的是吧?
那就给你们送过去好好留念吧!
曹昂谋划如此大局,为的就是彻底整顿一次麾下,至于为什么说曹昂不惧怕事情会被他玩脱,那是因为在荆豫徐扬四州治下,有着一批他信赖的文武坐镇!
荆州的就不说了。
豫州有满宠、李通、杜祺、南阳郡郭攸之、汝南郡赵俨、梁国刘敏、沛国邓芝、陈国樊建、鲁国杨颙一行。
扬州有丁斐、李整、许定、韩曦、宗预、邓展、吕常、卓膺、庐江郡杜袭、九江郡韩暨一行。
徐州有桓阶、甘宁、太史慈、王威、琅邪国李严、东海郡潘濬、彭城国步骘、下邳国卫旌、广陵郡董厥一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