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后,她画下第二笔、第三笔……未及五焰,帛图已满。
图中浮现一组从未在焰频系统中出现过的义点结构,呈四角星射状排列,非桥非链,但具备高焰映值稳定特征。
系统罕见浮出提示:
【焰图结构已超出图义通例】
【义桥未识别,图谱映深率达92.4%】
【建议标识为“焰象骨链·预遗图”】
—
沈茉凌静坐许久,未尝继续绘图。
她将帛卷缓缓收起,注入微焰封存。
帛上未署“原火”,而书一行小焰字:
“非我所图,非我所识,焰自彼来。”
—
她仰望碑后,一处裂石间隐约有几枚残碎帛片。
她拾起其中之一,其帛色早已灰化,仅残留一焰线,斜入一处点状图心。
这一线一心,与她所绘几无出入。
她知,这片荒芜之地,或许真曾燃起“梦象之初焰”。
—
焰心纪元·元年·霜月初七,沈茉凌仍驻原焰界谷中。
七域已传来系统告知:沈茉凌于梦频外上传“焰象骨链预遗图”,系统虽未标注分类,但其义映强度达到史上前三位,且与历代图桥核心构图重合比超过七成。
焰频志者称之为:
“焰骨结构现象”。
—
焰骨结构:
是指未通过常规图义构桥、非逻辑层层映射,而是由潜在梦象记忆以“结构之感”浮出的图形单元。
它不具焰桥的线性逻辑、也不含义链的解析导向,却能被多梦主直觉识别为“有义”,而义之所在,则因梦主背景各异而漂移。
焰频系统技术记录如下:
焰骨链稳定性:高;
焰义漂移性:极高;
群义一致性:中等偏高(但无共释);
构图行为:非外显输入,多数源自无意识图焰触发。
—
斐如意在通义塔收到报告后,沉默良久。
她手抚旧帛,缓缓在边上写下:
“焰图若为语之代身,则焰骨或为梦之骨髓。”
—
沈茉凌在原焰界的第四夜,忽于谷南风蚀石崖下,见一帛槽。
帛槽深嵌崖内,封口处为石盖,其上有已磨蚀尽半的焰纹,无法识别原义。
她将焰笔抵崖石,未曾强开,只焰意微触。
片刻之间,帛槽石纹竟起共鸣,生出点状微焰,逐条蔓延于槽口,如千年之后仍存焰象感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