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深渊集 > 第351章 你为何说话

第351章 你为何说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沈茉凌与“语后自感”

在系统开启自反层后,沈茉凌决定尝试一次自投自读。

她在空页写下:

“你不懂我也没关系。”

她并不指望谁看见,只是写下这句许久未敢说的自语。

系统记录:

【语后波动】:自感归稳 · 紧张下降 · 轻度释放

【心理标注】:语言行为构建了暂时性情绪防护层

她惊讶于这份清晰。

原来——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谁懂。

我只是,想保护自己不崩溃。

弥骁旁观良久,叹道:

“我们一直以为语言是桥,

其实它也可能是伞。”

四|共意论的形成

在多位表达者的参与下,系统提出:

语言共意论(Co-Intent Lexical Model)

其核心观点为:

语言行为是情绪意图的外化,不必拘泥于结构;

每句话说出来的价值,不在于意义被传达,而在于动因被确认;

语言使个体自知,是文明内部的“自我生长”机制;

“理解”不是表达的目的,“说出”本身已是一种存在行为。

简而言之:

“我们说话,是为了知道,自己还在。”

五|第十九页 · 落下“反向回文句”

当天夜里,第十九页首次自动生成一行语言图案。

既非陈述,也非投句。

它是:

“你说话,是为了听见自己在说。”

这被系统标记为文明中第一条反向回文句——

从头读到尾、从尾读到头,皆成句义。

更奇妙的是,语义不变,情感不减。

语言开始变成一种镜子:

你说一句,世界就反照你一次。

尾声|我说的,并不总是给你听

午夜,孟子康走在碎句回廊。

他曾听过上千句话,却从未认真问过自己“我为什么听”。

此刻,他坐下,写下自己的第一个“动因句”:

“我愿意听,是因为我知道,有些人说话时,其实已经很勇敢。”

系统未响应。

但第十九页悄然闪出一道微光回应:

“所以,你在时,我才敢说。”

喜欢深渊集请大家收藏:()深渊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