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笙武低头躬身致礼,说:
“殿下,末将想毛遂自荐,请殿下恩准。”
啊哈,他还真向咱提这个要求了,看来正是咱心中所想啊。
“好,魏将军,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本王对你信得过,明日本王就在军中宣布,本王亲自担任讨逆军主帅,你就任本王的副帅,佐助本王统领大军,挥师南下,誓擒澄如这个弑君杀父的奸臣贼子,还天下百姓臣民一个公道!”
魏笙武面露喜色,大声说:
“末将遵命!末将誓死跟随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还有,魏将军,本王以为,我军历经与柔然蛮夷的交战,将士们伤亡惨重,后来,不断招募新兵补充。此次讨逆,又招募了新的兵员,加之南下经过雍城之时,又增加了归乡候那边的府兵数千人,还有此次方向学麾下四万余人。整支部队较之本王出征之时,几乎增加了一倍有余。
“可是,我军自起兵讨逆之后,都没有进行全面的操练,本王觉得军纪和战力都有些堪忧。故此,魏将军担任副帅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操练队伍,确保我军军令统一,止如斩足,行如流水。”
“殿下所言正是末将心中想说。古之善战者,皆以为军无法不立,法不严不威。昔日春秋之时,孙武斩吴王宠姬以明军法,士卒震肃,方使吴军破楚入郢;三国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严明赏罚,以儆效尤,方保蜀汉北伐之志不堕。我军之所以出现此次暴乱,乃是段横自恃自己乃殿下故人,恃宠而骄,为报私仇,而不守殿下将令,才酿如此后果。
“故此,军中若无铁律,将士或骄横跋扈,或临阵怯懦,全军难免会成散沙一盘。如今殿下既有此意,末将一定身体力行,以法束行,以纪正风,确保我军今后遇强敌而无惧色,陷重围而不散乱,助殿下成就千秋功业。”
不错不错,咱二哥此番侃侃而谈,说明他对整训队伍军纪早已胸有成竹,咱把队伍交给他,看来还是真没看错人,磨刀不误砍柴工,咱就让大军在这邓州操练整训一些日子,再挥师向南也不迟。
不过,正是因为讨逆军的这番整训,给朝廷的大梁军赢得了时间,他们赶紧布防,阻滞讨逆军向京城逼近。
讨逆大军在邓州暂时驻扎,由魏笙武统领队伍进行操练整训。高笙书有时也到军中走走看看,看见队伍在魏笙武的指挥下,甲胄映天光而寒,步伍随金鼓以进,进退皆有定规,行列若裁墨线。千军列阵,静时如山岳岿然,动时似怒潮奔涌。他看着不禁连连点头,心中觉得魏笙武如此的练兵手段,甚至比之段友山还略胜一筹。
讨逆大军在邓州休整了半个多月,然后向南开拔,走了五、六日,终于来到了崖城地界。此时已是隆冬时节,朔风吹得正紧,大地苍茫,放眼望去,皆是一片枯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