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胡翰初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方向学最终也是下定了决心,要归正高笙书的义军,不过,他心中始终还有一丝疑虑,自己在守卫邓州城的时候,杀戮了段友山等数千名义军将士,一旦高笙书出尔反尔,自己将无路可走。
与胡翰初几番争论之后,他决定派出自己的副将,邓州的兵马指挥使曹向川到高笙书的讨逆军大营,当面要同高笙书商定归正事宜,并让高笙书方面书面做出承诺,这样,他才会做出最后的决定。
于是,曹向川就跟着胡翰初来到了高笙书的大帐。
曹向川以前常年在西北边关跟随方向学与柔然国作战,性格刚烈,做人极为忠义,见到高笙书之后,他首先恭敬致礼,说:
“殿下奉命担任征讨大元帅,出征边关,数月之间竟长驱直入,攻入龙城,逼得蛮夷大单于投降乞和,俯首称臣,一举荡平蛮夷之患,这等大功直逼汉代封狼居胥的的霍去病,末将真是钦服。虽然现在你我刀兵相见,但殿下如此奇功,先受末将一拜。”
高笙书赶紧扶住曹向川,说:
“曹将军高义,今日咱们虽然刀兵相见,但你适才这番话,乃明大义于胸,怀仁心于内,这般磊落风骨,非世人所可及,恰似青松立雪,令本王肃然起敬。”
一番客套之后,两人之间互有好感。曹向川说:
“殿下,我军主帅方将军意欲归正,与殿下一道共举义旗,匡扶正义,讨伐奸臣贼子。不过,方将军心中还有一事担忧,请殿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说法。”
“嗯,曹将军但说无妨。”
“殿下也应清楚,前些日子,贵方的段友山元帅率军与方将军厮杀,方将军不敌,败退回城,而段友山紧追不舍,最终死在我军将士的乱箭之下。段元帅担任将帅多年,末将也曾听他教诲,受益匪浅。可是,刀剑无情,段元帅沙场捐躯,我等也是无奈。故此,方将军的意思,如果他率部归正,殿下以及属下会不会就此事责难方将军,殿下必须要给我等一个明确的说辞才是。”
不错,那方向学杀了我军数千将士,他要求不能因此受到清算,这样的想法也属正常。从战略角度来说,咱接受了他的投降,咱和澄如的力量就会逆转,这可是大大的关键啊。虽然,段横心中肯定过不了这个坎,但为了大局考虑,咱必须答应赦免方向学。
于是,高笙书爽朗大笑,说:
“两军交战,执戈相向,各为其主,乃忠君事国之责;归正之后,双方握手言欢,既往不咎,是存仁厚通达之心。昔日楚汉相争,垓下胜负已分,汉高祖刘邦也未诛杀楚军士卒,更未株连项氏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