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如拿过急件看了一眼,脸色大变,猛地一拍青玉案台,一脸怒色地说:
“高笙书如此无礼,竟已起兵造反,来人,速速传吴国公、户部刘大人、兵部方大人进宫!”
等曹师堂、刘宇涵、方向学在美梦中被人叫醒,睡眼惺忪地来到勤政殿的时候,天已大亮。
一脸倦色的澄如虽已是心力俱疲,但仍然招呼道:
“几位爱卿一定还未用早膳吧,来人呐,快上早膳,让几位爱卿陪朕一起先用早膳吧。”
刘宇涵啧啧赞叹,说:
“圣上就是会体恤老臣,我等能遇上如此贤明又如此体恤下人的圣上,真是我等三生有幸,即使肝脑涂地,也是我等之荣幸啊。”
澄如笑而不语,他初登大统,总要摆出礼贤下士的风范,对这些重臣进行笼络,况且他也清楚这些重臣有时也是畏德不畏威,他如果每时每刻都是要端着皇帝的威仪,反而听不到真话,这样的话,自己就有可能走上他父亲的老路。
众人用完早膳,澄如拿出了高艮的信函,说:
“诸位爱卿请看,这高笙书狼子野心,现在竟然已从定州起兵,并且可能攻克雍城,不知大家有何良策,能速速消灭高笙书呢?”
曹师堂看了信函,说:
“圣上,这个高艮就是因为高笙书的推恩令,他才得到一些封地,而且那高尹死后,又是高笙书这厮的运作,圣上才把雍城封给了高艮,故此,他们两人应该交厚。据老夫推测,这高艮实为首鼠两端,向圣上写了这封信函后,他很可能已经把城池献给了那高笙书。不过,虽然高艮的做法令人不齿,但正因为他的这封信函,咱们才得知了高笙书的阴谋,今后,咱们剿灭那高笙书之后,高艮也可以宽恕。”
刘宇涵道:
“吴国公,依老臣之见,眼下咱们并不要急于评论高艮的是非,最要紧的是要对高笙书来个釜底抽薪,一举剿灭他的反叛大军才是。老臣虽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但朝廷的赋税都掌握在老臣的户部,老臣这就让户部衙门停止拨付边军的军饷,只要断了他们的粮饷,任他多少叛军,都会不攻自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